青橘一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3頁,御龍,青橘一枚,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這……」杜青松赧然,拿手摳自己的後腦勺。
「去!去查啊!」朱耀廷狠狠一揮手:
「你們抓了那麼多賊人,一個一個挨著提堂啊!透過其他人的嘴,都核實核實,趙廣林每一次審訊說的話,哪些是真,哪些是假,不就一清二楚了嗎?」
第44章 瞞天 某種熟悉的感覺洶湧而至。
金秋送爽的時候, 朱耀廷終於帶著大部隊回到了京城。
趙廣林最終還是被驗明瞭正身——就是趙五郎,才被帶回京城的。
經過朱耀廷多方追查,幾乎所有認識趙廣林的人都說他就是趙五郎。因為趙廣林自己與人就一直這樣說的, 還時不時從他自己身上摸出來很多關西趙府的「信物」。
「要不是因為他是趙五郎, 咱趙家溝的年輕人,怎麼可能跟著他上那鳥不拉屎的老鷹山裡去躲著?大家都是看在趙家鐵將軍的恩情上, 才跟他走的。」每一個被朱耀廷問到的俘虜都這樣說。
甚至有村民告訴朱耀廷,因為關西趙家在這彭城的威望和影響力,還有不少姑娘看上了趙廣林, 冒著變反賊的危險都想嫁給他做妻子, 其中還不乏有富家小姐。
朱耀廷無語,不過他也理解百姓們的這種反應。甚至就連朱耀廷自己都認為趙炳忠當得起「英雄」這個稱號,值得人尊敬,人們愛屋及烏, 便也能夠理解了。
不可否認趙炳忠是一個大英雄,但那趙廣林的證詞和行為,也的的確確證明瞭趙五郎勾結田義會為真。趙五郎,早已把他們趙氏祖訓丟棄一旁, 徹底地站在了朝廷的對立面。對這樣的反賊,天底下所有的漢人都應該得而誅之!
朱耀廷找不出能證明趙廣林不是趙五郎的人證, 不管趙廣林自己再怎麼否認,朱耀廷都只能當作是人犯試圖脫罪的拙劣手法而已。
就這樣, 朱耀廷向朱校桓遞送了關於成功抓捕了趙五郎的奏摺後,押解著趙廣林一路回京了。
雖然沒有找出雷老虎, 但抓住了趙廣林。不過半年的時間,三殿下就解決了困擾朱校桓一年多的匪患,朱校桓很滿意, 帶著自己的文武百官出城迎接大軍凱旋。
這一次朱弦總算沒有把仇輝搞忘,她早早地來到了城外,和其他迎接大軍進城的百姓一起,等在大道旁,靜候剿匪大軍的到來。
今天前來等候大軍的百姓特別的多,朱弦好不容易找到一塊還算將就的空地站穩,看著身邊洶湧的人潮,朱弦忍不住出聲詢問身旁的一位老婆婆:
「請問這位阿婆,今天三殿下率軍回京,怎麼這麼多人都來迎,是這些士兵們的家屬全都出動了麼?」
老婆婆抬起頭,那是一張皺成核桃一樣的臉,混黃的眼中儘是濁淚,「趙家五郎也隨軍回來了,他是剛被三殿下給捉回來的……」
朱弦沉默,沒有再說話。她想對老太太說點什麼,卻找不到自己的聲音,伸手一抹眼角,也不知是不是被老婆婆的情緒給傳染了,竟然也摸到一把濕淚。
不多時,遠處隱隱約約傳來群馬健蹄叩地的隆隆聲,自綽約紅艷的楓林深處,探出林立的號旗旌幡——
朱耀廷的大軍,回來了。
等待的人群開始騷動起來,朱弦的紗帽被擠掉了,小蝶撿起地上的紗帽,拿手拍了拍,還要給朱弦重新帶上,被朱弦一把推開。
「不用了,這擋人視線的玩意。大家都是來接人的,沒工夫看我。」朱弦說。
「……」小蝶一噎,不知道應該怎麼勸自家小姐,只能悻悻地把那紗帽又給收起來。
不多時,凱旋的大軍便走了過來,烏泱泱一大群人,佇列前方隱約可見十數名軍官模樣的驃騎,但周遭刀劍如林,旌旗招展的,哪一個是仇輝,壓根分辨不清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