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4頁,許願餐廳並不想爆火,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箱蘋果,一箱山楂。
昏黃的路燈照下來,映出一顆顆有點畸形的水果。
女人明顯潑辣點,主動解釋道:「被冰雹打了,看著醜,其實可甜。尤其是這蘋果,脆的跟冰糖似的,我給您切一個嘗嘗吧。」
說著,她就掏出水果刀,將那坑坑窪窪的蘋果切了幾塊。
又拿牙籤插起,遞給廖初。
「咔嚓」
彷彿還帶著晨霜的果肉在口中碎裂,清脆至極,沒有半點渣滓。
確實像冰糖。
廖初問道:「這種水果其實銷量不錯,怎麼不去賣到水果店?就不用大清早過來了。」
自己賣水果,真的只是賺個辛苦錢。
男人抓了抓帽子,憨笑道:「家裡就幾棵樹,我們平時在外打工,也不知該往哪兒送。」
若賣給二道販子,又可惜,倒不如自己辛苦點,能賣多少算多少。
剩下的,就自己吃了。
蘋果個頭很大,一個就得有將近一斤。
如果不是被冰雹打了,絕對是市場上最受追捧的果形。
那一箱,肉眼看過去,差不多能有百十個。
山楂個頭小,也輕,重量方面會少一點。
廖初點點頭,又嘗了顆山楂,問了價格。
山楂的口感也很好,酸甜適中,難得汁水豐富,不似市面上賣的那樣綿軟乾燥。
只是核稍微大點。
據這對夫妻說,他們就住在郊區的小鎮上。
清江市多山,都是很適合這兩種水果生長的水土。
「送貨上門嗎?」
廖初問。
這種蘋果特別適合空口吃,哪怕多一點額外加工都算暴殄天物。
多果汁的山楂用途則更廣泛一點:
直接吃,煮水果茶,熬山楂罐頭,做果丹皮。
正好家裡還有幾個面蘋果,回去做點果丹皮吃。
畢竟有兩個「小朋友」要養活呢。
夫妻倆對視一眼,都流露出狂喜,當即點頭如啄米。
「送送送!您什麼時候要?」
廖初道:「就現在吧。」
早賣完了早回去。
天太冷了。
女人猶豫了下,「老闆,放久了口感就不好了,也容易爛。」
百十斤呢!
得多久才吃完啊。
廖初有些意外地看了她一眼,笑了下,「我送人。」
夫妻倆這才鬆了口氣。
兩人邀請廖初上車,「我們捎您一路吧。」
又很不好意思地將後座上的雜物推到一邊,「沒顧得上收拾。」
廖初倒不大介意。
見那堆雜物裡有小孩子用的水彩筆和畫本,就問:「孩子上學了?」
上車後,男人拉下圍巾,聽了這話,不禁泛起一點為人父的喜悅。
「嗯吶,三年級了!」
廖初點點頭,「兒子還是姑娘?」
「姑娘!」男人驕傲道。
頓了頓,又忍不住帶了點炫耀,「回回前三名,年前還拿了獎狀,老師都說,那孩子有出息……」
廖初笑笑,「挺好。」
女人也道:「可懂事了,這些水果都是她幫著摘的,我們讓她去屋裡念書,她還不肯哩……我們就想著供她使勁讀書,以後考大學,找個體面的工作,別跟我們似的叫人瞧不起……」
廖初靜靜地聽著,忽然覺得眼前這對夫妻跟胡有才的形象漸漸重疊。
又或者,跟無數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重合。
因為上一輩吃過苦,所以他們才如此急迫,不想讓孩子再重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