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地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7頁,許願餐廳並不想爆火,少地瓜,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剛還有點顫巍巍的小老太太,一站到灶臺邊,竟神奇地不同了!
趙亞妮趙奶奶眯起眼睛,抓起剪刀,噌噌噌刮魚鱗。
眨眼功夫,一條魚就被颳得乾乾淨淨。
刮下來的魚鱗都規規矩矩落到垃圾桶裡,一片漏網的也沒有,直接省去了打掃的時間。
接下來的開膛破肚沖洗……都看似緩慢,實則有條不紊,效率極高。
就連旁邊兩組選手,也注意到了這邊的情況,時不時抬頭望一眼,口罩上方的眼中明顯流露出驚訝。
直播間彈幕劃過:
「哈哈哈,他慌了,他慌了!」
「看見了嗎?剪刀刮魚鱗才是正統!」
「這一幕太熟悉了,我奶奶就是這麼幹的,刮完魚鱗直接倒過頭來開膛破肚,特別好使!我爸和我姑姑也都跟著學的……」
韓景也有些驚訝,「可以啊,那幾個名校畢業的小年輕還真未必比她們利索。」
「這並不奇怪,」廖初平靜道,「她們這代人大多從很小就開始操持家務,幾十年的經驗是什麼學校培訓都比不上的。」
韓景一愣,還真是。
老一輩人為了精打細算,為了在最短時間內做出一大家子十幾口人的飯,什麼陣仗沒經歷過?
別說倆小時五個菜,真逼急了,十個菜都不是問題!
整個烹飪過程中,兩位奶奶很少交流,但她們的默契卻無人能敵,往往對方一個眼神,另一個就知道她要什麼。
如此一來,極高的效率很好地彌補了年齡帶來的動作遲緩。
幾位攝像師扛著裝置到處走,隨著根據主持人的要求時不時來個特寫和短採訪。
這也是考驗。
不少選手心態不過關,主持人剛一過來,還沒說話呢,自己就亂了。
弄碎食材的,打翻鹽罐的,五花八門。
來到趙奶奶那裡時,主持人的第一個問題就是:
「阿姨,咱這裡配了好多刀,您為什麼要自帶剪刀刮魚鱗?」
根據規則,選手們可以提交一種常用工具,大多數人都帶了自己的慣用菜刀。
唯獨這位趙奶奶別具一格,是把一看就很有年代感的剪刀。
趙奶奶笑呵呵舉起剪刀,「這還是我結婚那年的陪嫁,四十多年啦,好使!」
鏡頭中的剪刀被擦拭得乾乾淨淨,除了剛剛衝過的水漬外,沒有一點鐵鏽,顯然是主人經常保養的結果。
刀刃雪亮,菲薄,但跟把手比起來,明顯要短了不少。
看著這把剪刀,人們眼前彷彿能浮現出一幅幅畫面:
四十餘年來,趙奶奶每天都認認真真打磨剪刀,磨啊磨啊,青春洋溢的大姑娘就漸漸磨成了白髮蒼蒼的老太太。
隨著鐵鏽一起被水沖走的,還有歲月。
小小一把剪刀,或許也見證了一個人的大半生,一個大家庭的興衰。
主持人又問了兩個問題,還想再說時,卻見旁邊那個助手奶奶擺了擺手,又指指上方光源,一副忍你很久的樣子:
「小夥子,你擋光了啊。」
主持人一愣,訕訕地挪開,「對不起啊。」
場內場外頓時笑作一團,附近幾個攝像師也跟著抖了兩下。
線上大幕都快笑瘋了:
「主持人:這是我萬萬沒想到的。」
「哈哈哈笑死,奶奶們本來就眼神不好,你還過去擋光!黑幕啊!」
在賽場溜了一圈,主持人又過來採訪評委。
先是八名專業評委,廖初是最後一個。
直播間直接就沸騰了:
「特寫!多給這個帥位元寫!」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