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與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7頁,宮煞,她與燈,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嗣宜低頭,看著她捏握在一起的手,「你吧……現在也敢把她的心思拿出來說了。」
載荷鬆開手抬頭,眼睛有一些發紅,「能怎麼樣了,楊供奉,您和我也算是宮裡的老人了,像繡姑娘,劉知都,還有我們娘娘這樣的人,您又見過幾個呢。我都把這幾年記在心裡的道理丟了,畢竟主僕,她要好了,我才能好。」
楊嗣宜聽這麼一說,也是沉默。
良久,方開口道:「算了,我先去了,官家那邊恐怕已經起身了。」
載荷彎了彎身,「好,那我與娘娘在明仁殿候著您。」
「嗯。」
載荷走後,天邊方濛濛的發亮,楊嗣宜忙回房去換了一身衣服,出來時雨也漸小。楊嗣宜從福寧宮的側門進去,一路路過先帝在時,劉先在福寧宮中的住處,想著如今明暗交錯的局面,心中悵然,腳步踟躕。
殿內的小宮女捧了水出來。
「楊供奉,您過來遲了,官家已經往垂拱去了。」
楊嗣宜一愣,「什麼時辰了。」
宮人道:「時辰到是還沒有到,不過,垂拱那邊好像是出了什麼事。」
楊嗣宜忙出福寧宮,轉而往垂拱殿去。
雨水已經漸漸小了,天光卻無論如何也不能從厚重的雲層中透出來,東方的天邊泛不出紅色,只能顯出無奈的青灰色。雖已四月,去歲的隆冬的寒冷,卻像魔怔了一般,一直滲在每一個人蟄伏不起的血脈裡,不過,此時東邊的天,終於是掙扎著亮了起來。
楊嗣宜行到垂拱殿的長階前,卻見殿門緊閉,殿外,文武百官立候,他們都不敢打傘,朱紅色的官服被雨水濡了個透,灰白色的漢白玉長階與青灰色的天幕之間,點染著朱紅血色。所有的人物與景物,似乎都隱忍著某種喑啞的嘶叫……
楊嗣宜沉默地走上前去,百官們見他過來,紛紛聚攏上前。最前面的是程太師和胡相。
程太師已經行不穩當了,白慶年攙扶在旁,其餘人各有各的狼狽,但此時,誰都顧不上這麼多。
「楊供奉,裡面是怎麼回事……」
楊嗣宜抬頭望了一眼殿門,殿中的燈火從雕龍紋的隔扇門中透出來,被細冷的雨水折射,反而給人以金碧輝煌的錯覺。
「各位大人,稍安勿躁,這雨冷,大人們上了年紀,還是去偏殿候召,容奴婢先進去看看。」
眾人聽他這樣說,便紛紛給退後給楊嗣宜讓出一條道來。楊嗣宜放了傘,穿過竊竊私語地眾人走到殿門前。
裡面有隱隱的人聲,不大,也聽不清楚,卻莫名地滿含情緒,像滾水下的蒸籠,憋悶著一籠子燙熱的熱氣,只有撩開一個縫隙,就會噴湧而出一般。
門前的內官見是楊嗣宜,也就都沒有阻攔,退到一旁去了。
楊嗣宜卻突然有一絲膽怯。
透過窗格雕縫,他看到了劉憲。伸出去的手,又遲疑地收了回來。他回過頭去看站在長階上的文武百官。人們也都仰頭看著他,濕冷的空氣幾乎凝滯,每一個敏於情勢的人都感覺到了背脊上誘發的寒涼。
楊嗣宜身後的門突然被人開啟。
徐牧抱臂立在殿門側。殿內通明的燈火一下子傾斜出來,被徐牧的身體隔斷,在濕潤的地面鋪出一塊有缺口光片來。楊嗣宜回過頭去。徐牧臉上掛著一絲若有似無的笑容。
「楊供奉,官家傳大臣們覲見。」
楊嗣宜的嘴角不自覺地被牽扯起來,眼睛也在寒跳。他稍稍側過身子。
空蕩蕩的大殿裡背身跪著的那個人,正是劉憲。
魏釗雙手搭於膝上,低頭沉默地坐在龍椅上,殿中焚的南海的崖香,雖已燒盡,但香氣卻滲入了木隙,又從木隙裡反出來,老而厚重的味道,迎面撲向楊嗣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