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頁,替身皇后她不想爭寵,紫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荷花池旁,正作了酒席。熙熙攘攘是鄉紳們帶著子女,正在品味佳餚。太守夫人劉氏領著家中眾人作陪。卻有幾人問起。
「今日,怎不見縣主?」
「是啊,正是用膳的時辰,夫人可是已有所安排了?」
劉氏不緊不慢笑著,端著酒杯與眾人賠罪。心中卻想,女兒的方澤,豈是這些身家淺薄之徒能輕易見得的。
四年前,西北旱災,朝堂與地方徵銀賑災。她可用盡了孃家帶過來的嫁妝,捐贈災銀拔得頭籌,方得皇帝親許,封賞了女兒一個縣主,得安陽百姓供奉。
再看了看眼前這幾個員外身旁的兒郎,不是塌鼻樑,便是大小眼,一個個歪瓜裂棗,還想著上門想看。真是荷塘裡的癩□□都比不上。
劉氏看了看不遠處的藏寶閣,女兒正與杜家公子和齊家公子想看,一個是京官遠親,一個是她孃家表親。成與不成,還得看女兒自己的意思。
藏寶閣是新年年初方建成的,方執所藏不過些許字畫,他那俸祿微薄,到底藏不得什麼好東西。可夫人劉氏出身安陽富商之家,出手闊綽,連帶著女兒這幾年,眼光也高了不少。
陽光從閣樓頂上灑下,正落在閣樓小廳正中的這座鑲寶石的純金金象身上。那金光愈發奪目了幾分,紅綠的寶石通透璀璨,引得杜家公子連連稱奇。
「用材倒是其次,這象身雕刻卻是精湛無比,不知郡主是從哪裡尋得來的?」
方冉冉被問起,循著禮數福了一福,「杜公子眼光好。這金象是阿孃託人從南疆高棉定製回來的。高棉多產大象,可工匠卻不精,只好請了個蘇杭的工匠,一道兒往高棉去,循著那些大象的身形,刻著了三個多月,方打磨出這件東西。」
杜澤聽得這番解釋,又見方冉冉面上盈盈幾分優越,心中卻有些不恥這等奢靡。可他今日是奉父親命來,與這安陽郡主相看,他去年秋闈得了名次,正將踏入官場,父親想讓他攀附個親事,也好作日後為官的後盾。
杜澤微微一拜,笑著說了些好話。
一旁方執卻看出來幾分,這後生的面色。陪著道,「到底是奢靡了些,都是冉冉母親自幼慣的。」
杜澤不再說辭,卻是一旁劉家公子接了話去,「姑母眼光好,冉冉自然比姑母更甚之了。」
方冉冉只淺笑著,「表哥過獎了。」
聽劉家人如此阿諛,與自家閨女卻不是什麼好事兒,方執心中些許不悅,卻礙著兩家的臉面,不好作聲。他更看好書香出身的杜澤,若今年高中,官道坦蕩,豈不比他這個窩囊太守大人要好。
幾人談笑之間,卻聽得有人匆匆從木梯上了樓來。
方執見是守城的侍衛,身後還跟著氣喘吁吁沒怎麼跟上的管家,方問起來人,「何事驚慌?」
「回、回太守大人的話。有、有人拿著這令牌,說讓大人去城門迎駕。」
「迎駕?」這口氣也未免有些大了。方執正如此覺著,一旁方冉冉卻已開了口。
「可不是那些難民的把戲?那麼多人,若放得進來了,這太守府也該要守不住的。」
「回縣主,這,小的也不知。小的只見那送令牌的人,雖相貌普通,可一身煞氣。並不似那難民裡的。」
方執已接了令牌去,仔細打量。卻見得上頭龍紋圖章,刻字為「聖」,方知道不妙。
再開口時,方執話語已有些結巴不清,「快、快與我換上官服,去城樓。馬上就去城樓。」
第91章 盛夏(4) 暖的
華清持著安陽太守的回信, 尋回來車隊的時候,已是將近黃昏的時辰。難民卻已分成兩圈,將車隊團團圍在了小山包上。
華清依稀能分辨, 外頭一圈是方在安陽城外遇到的難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