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率以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二十一章 方府之喪,大明國士,子率以正,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小太監開啟了木盒,盒子裡,兩塊兵符靜靜的躺著,正是他白天交還給朱棣的北京守備兵符和三衛水師兵符。
陳堪抿了抿嘴唇,淡淡的開口問道:“道衍大師還有其他話傳達嗎?”
“沒有,道衍大師只讓奴婢將這盒子呈到侯爺面前。”
小太監搖搖頭,將木盒朝陳堪手中遞了過來。
陳堪沒有第一時間伸手去接,沉吟片刻之後,陳堪淡淡的開口道:“還請小公公回去轉告道衍大師,這東西,本侯就不要了,大師若是要拿去融了鑄錢,儘管拿去。”
聽見陳堪的回答,小太監臉上並無意外之色。
彷彿早就知道陳堪的選擇似的,也不多說,只是將木盒合上裝入懷中,朝著陳堪施施然一禮,便帶著隨從遠去。
目送小太監走遠,陳堪收回視線,搖搖頭,也回了小院子裡。
今日道衍撿起兵符說要拿去鑄錢的時候,陳堪便已經預料到了這一幕。
朱棣不會允許他撂挑子不幹,道衍也不可能讓他閒著。
所以,這兩塊兵符會再次出現在他面前,他也不意外。
但是,陳堪不是那種又當又立的人。
兵符既然已經交了,他就不會再拿回來。
也沒有必要再拿回來。
兵權這種東西,對於現在的陳堪來說已經不再是榮耀的象徵,而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禁錮。
兵權在手,盯著他的人實在太多了。
大明朝是這樣的,但凡誰手上有點兵,文官們就總是會擔心這人會不會以武亂國啊,必須要時刻打起十二分的精神盯著他,但凡稍有異動,彈劾的奏疏就會像雪花一樣飛到帝王面前。
而帝王,同樣不會允許某一個人執掌同一支軍隊太久。
不然時間久了,就算那人沒有異心,其他人也不會相信。
陳堪也不例外。
他從永樂三年執掌北京三千人的五千軍卒到現在已經整整五年時間。
同時他征戰南洋得勝而歸,距離現在也快過去了一年。
戰爭都結束了這麼久,陳堪還把著兵權不放,朝野內外早就有人說他是戀權不放心懷異志。
而今日陳堪之所以這麼強硬的和朱棣硬懟,一方面是藉此向朱棣表示他心裡的不滿,另一方面也是要趁此機會抽身而退。
不將身上那些太顯眼的東西卸下來,陳堪接下來還怎麼按照自己的心意去做事呢?
院子裡,方氏宗老和鄭氏族老的議論聲依舊未曾停止。
陳堪也懶得再次理會他們,徑直走進靈堂。
靈堂裡,已經沒了方孝孺的身影。
陳堪在方中愈身旁跪下,見孝子們面前都擺放著食物,這才想起來他今天已經滴水未進。
端起一碗米飯,陳堪一言不發的開始往嘴裡扒飯。
......
一夜的時間很快過去,天邊泛起一抹魚肚白時,方孝孺來到靈堂,默默的坐在一邊開始等候。
陳堪敏銳的發現,方孝孺的眼睛有些紅腫。
暗歎口氣,陳堪也沒去多問什麼。
鄭氏逝世給方孝孺的打擊很大,這點陳堪是知道的,但他也確實找不到什麼安慰的話說。
天亮了,方氏兄弟往棺槨下方的長信燈裡新增了一點燈油,一群人便默默的開始等候。
昨夜的聖旨上交代得很清楚,鄭氏的葬禮將由禮部來接受。
並在八月十六那一日啟程返鄉安葬。
今天八月十四,距離返鄉的日子還有兩天時間,但禮部的人今日便會來。
一群人沒有等候多長時間,天色微亮的時候,方府外面的街道上便響起了婉轉哀怨的喪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