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1章 517【新鹽法】,夢迴大明春,王梓鈞,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冬至,午門。
百官早就候在那裡,光祿寺官員扯開嗓門大喊:“為厲行節儉,陛下免賜冬至宴,改賜群臣幹辣椒半斤、花生兩斤、紅薯十斤!”
花生、紅薯、玉米,已在京畿逐步推廣,但想徹底普及還得再等兩三年。
其中花生最受城中居民歡迎,這玩意兒可以做下酒菜,一盤油炒花生米能喝兩大壺。但價格相對還有點貴,去年只有富豪之家吃得起,今年越來越多農戶種花生,小康之家偶爾也能買來佐酒。
至於辣椒,剛開始屬於皇莊特產,王淵的莊田也種了一些。
傳播兩三年之後,種植範圍依舊很小,喜歡的愛到骨子裡,不喜歡的根本不屑一顧。
直至今年初,太常寺右少卿田秋,在王尚書家吃了一盤冷盤,當時差點把舌頭都吞下去。田秋立即索要這道菜的做法,然後高價購買幹辣椒,數次請客之後,“油辣子”已然傳遍北京官場。
勳貴們紛紛讓佃農種植辣椒,“油辣子”成為貴族調料,辣椒價格一度堪比香料!
光祿寺的雜官,帶領僕役抬來賞賜物品,文武百官排隊認領辣椒、花生和紅薯。小官們特別高興,他們大都在京城沒有田地,想吃辣椒必須高價購買,這次皇帝可是足足賞賜了半斤。
甚至還能分出一些辣椒籽賣掉,因為市面上有人求購種子。估計明年就會價格猛跌,因為種植辣椒的越來越多,“油辣子”出現在酒樓食肆也指日可待。
“仲元,你又有口福了。”鄭一鵬逗趣道。
湯訓說道:“口福還得等明年,從元旦之日起,天下官員皆漲俸三級。到時候種辣椒的也多,說不定每日吃飯,都能放一大勺油辣子。”
鄭一鵬大笑:“哈哈哈哈,仲元志向高遠矣。”
湯訓和鄭一鵬,同科進士,同科庶吉士,而且還是舍友。雖然一個是王淵的好友,一個是楊慎的好友,但他們的私交一直都不錯。
湯訓莞爾道:“若是全國百姓,都能每日吃到油辣子,則天下必定大治矣。”
兩人如今都租住民房,請不起丫鬟僕役,但跟班總還是有的。
把賞賜之物扔給跟班揹著,鄭一鵬低聲說道:“開春之後,我可能會被外放。”
“巡按御史?”湯訓問。
鄭一鵬點頭說:“八九不離十。”
湯訓抱拳笑道:“恭喜九萬兄!”
鄭一鵬道:“別急著恭喜我,仲元兄也多半要外放的。”
“新鹽法?”湯訓問道。
鄭一鵬道:“朝中六成的御史,都要下派到地方做巡按,專查新鹽務的推行。”
“鹽政版攤丁入畝”不是那麼好搞的,即便弄出以官鬥官的法子,但依舊有無數漏洞可以鑽。
正德時期,是沒有“官鹽店”的,整個銷售過程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內商拿到鹽引之後,到都轉鹽運司購買食鹽,透過水商轉運到各省鹽運司,鹽商們的合法販鹽活動就此結束。
第二部分:州縣填報轄內戶籍人數,按人口獲得食鹽定額,自己組織人手,把食鹽從省級鹽運司運回去。
第三部分:裡甲長官,組織人手去州縣運鹽,帶回各自裡甲分售給百姓。
最後的交稅,也按人口繳納,裡甲長官負責催課,上交到州縣一級,知州、知縣再上交到省級鹽稅衙門。這種按人口計鹽稅的稅種,名叫“鹽鈔課”、“鹽鈔銀”,一直到清朝乾隆年間還在使用,乾隆末年才改為論斤收稅。
糙不糙?太糙了!
居然讓裡甲長官分銷官鹽,而且還按人口給定額,不是逼著老百姓買私鹽嗎?如果不買私鹽,官鹽定額根本不夠吃!
在明朝中後期,全國老百姓吃的食鹽,三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