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96頁,大唐不良人(上),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嚴格來說,是倭國與隋的恩怨。
唐承大隋之志。
倭王不自量力挑釁了隋煬帝,現在居然還膽敢主動向大唐發動挑釁。
蘇大為凝視著海面上越來越近的倭人戰船,臉上微色變幻,不知在想些什麼。
安文生看了一眼他的表情繼續道:「楊廣當時的心情,可想而知。
但素來脾氣暴躁的他,卻在當時展示了一個合格的政治家,該有的反應。
他並沒有當場勃然大怒掀桌子,處死冒犯自己的小國蠻夷,甚至沒有處罰鴻臚寺官員,只是事後悶悶不樂的吩咐說:以後這種番邦蠻夷的無禮之人,不要引來朝見我了(蠻夷書有無禮者,勿復以聞)。
阿彌你知道為什麼嗎?」
「為何?」
「事實上大業三年,楊廣太忙了。他改官制、頒行《大業律》、修馳道、防範突厥,最重要的一點是,這個時候,他已經擼起袖子,準備大嘴巴子先抽高句麗了。」
安文生忍不住搖頭道:「若不是隋在高句麗城下折戟沉沙,以楊廣的脾氣,事後定會找倭人報復。」
「這個我知道。」
蘇大為點點頭:「史書上記錄了隋煬帝相關的三件事情。第一件是隋煬帝特地找了鴻臚寺卿詢問倭國在哪?
第二件事情,下令江都製造可以出海遠行的大海船。
第三件事情,在隋煬帝回書推古倭王時,針鋒相對的寫了『皇帝問倭王』的開篇,表達了自己強烈不滿。」
安文生撫掌道:「說得不錯,那……」
「所以對小日……小小倭國,我們大唐要臨以天兵,一次把他們打痛打殘,甚至如百濟一般,將倭王獻俘於長安。
將倭島納入我熊津都督府的治下,如此以來,倭國自然不會再出亂子。
以後也都不會再成為中國的威脅。」
中國,即天下之中。
這個詞最早出現在西周。
後世有一青銅器名「何尊」,1963年出土於陝西寶雞。
銅尊內膽底部發現有一篇一百二十二字的銘文。
銘文寫道「惟武王既克大邑商,則遷告於上天曰:『餘其宅茲中國,自之闢民』」(周武王在攻克了商的王都以後,就舉行了一個莊嚴的儀式報告上天:「我已經據有中國,自己統治了這些百姓。」)
而其中「宅茲中國」是「中國」最早的文字記載。
此後的中原王朝,亦皆稱中國。
順帶一提,白江口之戰後,倭國學大唐學得徹底,把去朝見倭人天皇,稱之為「上洛」,意味上帝都洛陽朝見天子。
同時倭國也一處自稱為「中國」。
學得很徹底。
安文生看了一眼蘇大為,喉結蠕動了一下,張了張嘴,想說什麼又沒說出來。
他原本的意思,是想勸蘇大為不要在倭人身上浪費太多精力。
當年隋煬帝都沒做到的事,我們如今不過是熊津都督府,把這些倭人打退也就是了。
主要精力,還是要放在治理百濟土地上。
但是聽蘇大為的意思,大有不破樓蘭誓不還。
好像還想跨海直接打上倭島。
這……
安文生不確定蘇大為是一時興起,還是真這麼想。
大戰即將爆發,此時不是說話的時候。
他決定,等打完這場海戰,再與蘇大為好好談一次。
咚咚咚
沉重的鼓聲,從大唐樓船上響起。
蘇大為的坐船上升起熊津都督大旗,並及各色彩旗令旗。
唐軍的鼓是用二十年的蠻牛皮製成。
鼓聲雄渾,音如炸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