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1頁,大唐不良人(上),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的臉上,依然帶著微笑,兩眼圓睜。
因為死亡時間的關係,身體關節已經僵硬,臉上也開始浮現青黑屍斑。
這種情況下,臉上的笑容,顯得越發詭異了。
狄仁傑剛想開口,一旁的週二郎道:「這屍體你們是怎麼查的?」
「按慣例,先以蔥白搗碎了覆上屍體,以白紙覆在其上,如果有外傷,便會印在紙上。
之後,我等以水沖洗屍身。
若有傷處,水流便會停滯不前。
然後將此屍體放於院中陽光下,隔著絲綢檢視,若有骨裂傷,便能瞧出。」
周揚在一旁點點頭:「你這用的是《疑獄集》裡的法子。」
「周令史果然是行家。」杵作抱拳贊了一句。
「驗骨傷還有一個法子,可以一張厚薄適中的紙放在疑似骨折部位,然後拿一團由特殊材料做成的麵團在上面擀,如果白紙下有傷口,透過一段時間的熨擀,骨頭的裂縫就會清晰的顯現在白紙上。」
周揚說著,對楊班頭和陳敏道:「把這屍體抬出來,再看看背後。」
狄仁傑若有所思的向他看了一眼:「周令史對這些也很熟悉?」
「我自幼就對刑名感興趣,就多看了一些這方面的書。」
周揚瘦削的麵皮上,嘴角微微上翹,露出一種似自得,似微笑的神色。
「在先秦時期有一本書,叫做《封診式》,『封』即封,『診』是勘查、檢驗,『式』就是規矩規範;驗屍即屬於『診』的一部分。
秦代稱之仵作為令史,稱驗屍結果為『爰書』。
我記得有一樁先秦的案子記錄做《賊死》,其上雲:一男屍體在某家南邊,仰臥。男子頭上左額角有一處刃傷,背部有兩處刃傷,都是縱向的,長各4寸,寬各1寸,創口中間凹下……
屍體西側有一雙秦式麻鞋,一隻距屍體6步稍多,一隻離屍體10步,把鞋給屍體穿上,剛好合適。地面堅硬,未見兇手痕跡。死者是壯年男性,皮色白,身長7尺1寸,頭髮長2尺,腹部有灸療舊疤兩處。」
狄仁傑聽了不由向他多看了兩眼:「周令史果然博學。」
心下暗道:聽聞有人痴於酒,有人痴於音律,這位刑部令史,倒像是對刑名十分痴迷。
就在這時,皺著眉頭的陳敏和楊班頭,已將阿巴爾的屍身從棺木中搬出,放置在院中空地上。
「狄郎君,周令史,你們過來看。」
未時正。
鼓樓響起數通鼓響。
日頭略向西斜。
一名中年漢子抬頭看了看鼓樓,伸出胳膊,用袖口擦拭了一下額頭上的汗水。
他的肩膀上扛著一口箱子。
箱子的木料看起來十分粗陋,就跟尋常人家後院用的柴禾相差彷彿。
奇怪的是,這樣一口粗糙的箱子,居然還用上好的漆料漆染過。
暗紅色的漆料,像是血的顏色。
中年漢子扛著箱子,穿街過巷,來到一處宅院前。
他四下看了看,伸手輕扣門環。
四長三短。
停了片刻,有人在門後問:「誰?」
中年人拍了拍肩膀上的箱子,咧嘴一笑:「郎君,是我。」
門後沉默了片刻,隨著吱呀一聲響,大門開了一條縫隙,露出一個人的半張臉,及一隻眼睛。
眼睛瞪得極大,用力盯著中年漢子,像是要將他連皮帶骨看個通透。
停了一停,門終於拉開一條僅容一人透過的縫隙,門後的人道:「進來吧。」
「東西都帶來了?」
「這只是一部份,那人說……」
「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