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38頁,大唐不良人(上),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郎能如此想,我也替阿彌高興,他有能力,只是缺一個施展抱負的空間。」
「機會我給他,能做到哪一步,就看他自己了。」
李治意味深長的道。
正是有了這次李治與武媚孃的對話,熊津都督府代都督之職,才會落在蘇大為的頭上。
這本是無奈之舉。
王文度的暴斃不但引發半島新一輪的格局變化,而且也大出李治的預料,將他原本的計劃完全推翻。
大唐的名將能將不少,但每一個都有自己的位置和去處。
不是想抽調,就能馬上抽出來的。
西邊,維護著大唐與波斯大食的貿易,河西走廊,草原諸部,這部份需要重點鞏固,包括安西都護府,一系列的舉措和人員,幾乎耗盡了大唐半數的力量。
此時在東邊,所能動用的力量,是有限的。
「陛下命我為平壤道總管,此次率軍前來,為的不是百濟,而是高句麗。」
劉伯英目光從蘇大為到劉仁願面上掃過。
整個公廨內的空氣為之一靜。
這個訊息對蘇大為來說,算不上意外。
但在此時經由劉伯英的口說出,則有別樣的意味。
劉仁願反應極快,向劉伯英拱手道:「陛下的意思是要對高句麗用兵了?」
劉伯英沒有直接回答,而是顧左右而言其它:「去歲十一月一日,扶餘義慈及扶餘隆、扶餘泰等五十八人被大總管蘇定方獻俘於東都洛陽則天門。
大總管前後滅三國,都活捉了他們的國王。
朝廷為慶祝攻滅百濟,賜天下大酺三日,並加授蘇慶節為尚輦奉御。」
這訊息現在還沒傳到百濟,以致於在軍中的蘇慶節自己都不知道,因為自己阿耶滅百濟之功,已經跟著雞犬昇天。
「蘇定方戰功如此,軍中誰不羨慕,現在自英國公李勣以下,人人上表,向陛下獻言,願為先驅對高句麗用兵,以全太宗未競之功。」
這當然是表面上的一層理由。
更深層的則是,武人們需要軍功,軍事貴族必須尋找一個又一個的新目標去征服。
否則,養兵有什麼用?
這些軍中勛貴豈不是被邊緣化?
至少在這個階段,大唐的國策,還是積極向外擴張的。
也怪蘇定方滅百濟太過迅速,讓李治心下認為,自己的確是找到了滅高句麗的正確開啟方式。
太宗時期,雖然也曾啟用張亮為水軍都督,水陸並進去徵討高句麗。
但那時大唐水師的力量還是太弱,並沒有真正形成跨海大量投送兵力的能力。
但是到了李治這個時期,大唐水師已成。
滅百濟便是明證。
此外,佔有了百濟,便能從前後兩個方向,去夾擊高句麗。
這正像大漢與匈奴人爭河西走廊一樣。
「張掖」,張帝國之臂,斷去敵人的臂膀,讓帝國有能力伸出手,從敵人的弱點給予痛擊。
征服百濟的意義正在於此。
受到吞併百濟的鼓舞,李治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滅掉高句麗,祭拜太廟,以告慰太宗皇帝了。
「總之,徵高句麗已經提上日程。
具體的方略,要等陛下進一步的詔令,我等只用奉命行事便好。」
劉伯英撫摸著花白的鬍鬚,目光又落到蘇大為的身上。
而蘇大為,此時想的卻是另一件事——
歷史上,顯慶五年十二月十六日,李治任命契苾何力為浿江道行軍大總管、蘇定方為遼東道行軍大總管、劉伯英為平壤道行軍大總管、程名振為鏤方道總管,率兵分道進擊高句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