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2頁,大唐不良人(下),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猶如凜凜寒潭。
乃是李唐宗室,南梁王右武衛大將軍,李玄信。
李玄信年方三十,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
是李治朝末期頗受重用的宗室。
向來戎守帝都,拱衛皇城。
此時聽得蘇大為誇口說一萬人足以平西域。
李玄信忍不住站出來。
他的聲音有一種冰冷之感,猶如薄薄的刀鋒。
此時雙眼投在蘇大為身上:「蘇郡公對遼東之策,對關中缺糧之計,本將佩服,但是對西域,未免太過兒戲。」
武媚娘沒馬上開口,而是轉向李弘:「陛下以為如何?」
李弘只覺所有人的目光都壓在自己身上,肩頭一時沉甸甸的。
他有些為難。
從感情上,願意相信蘇大為說的。
但是站在一個帝王的理性上,他又無法相信。
前次李敬玄十萬大軍,一朝喪盡。
薛禮,百戰名將,率五萬軍,還徵召不少胡人僕從。
照樣慘敗。
蘇大為就算是大唐名將,但是無論如何,僅憑著一萬人,怎麼對付大食人的大軍?
光是薛禮那次,大食至少就是四萬人吧?
還有突厥的叛軍,胡人各處的叛亂。
僅靠一萬人,如何能撲滅這些大火?
「這……」
李弘猶豫著道:「蘇郡公,一萬人如何守住西域?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原因有三。」
蘇大為不慌不忙,似乎早就想好了一切:「第一點,大唐雖然敗了兩次,但在西域數十年經營,積威猶在。
而且昔年臣曾多次在西域用兵,對各胡族知之甚祥,只要分化拉攏,就能拉起一支對大唐足夠忠心的僕從軍。
第二點則是大食人對西域的威脅,並沒有想像的那麼強。」
「嗯?何出此言?」
李弘奇道:「朕聽聞波斯國的強盛,不弱於大唐,但波斯已被大食吞併,那大食之強,猶在波斯之上。
這樣的大國侵入西域,猶如泰山傾覆。
僅憑一萬府兵,加一些藩屬僕從,朕實不知如何抵擋。」
李弘這番話,說出許多人的心聲。
包括武媚娘,也微微頷首。
「陛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蘇大為平靜道:「凡國家用兵,總有其力量投送極限,距離本土越遠,所能投放的力量就越少。
哪怕強如大唐,兵勢到了西域,也如強弩之末。
虧得這些年經營,在碎葉水旁設下安西四鎮,還有西域都護府,一直保持著對各族的威壓,才能驅策他們。
驅使胡人為我所用。
若純用我大唐府兵,勞師遠徵,就算以大唐富饒,也無法持久。」
這番話,引得眾人默默點頭。
都是朝廷大臣,有著豐富的理政經驗,知道蘇大為所言非虛。
一是路途遙遠,行政命令傳達不及。
光是路上就要一年半載。
許多事瞬息萬變,待朝廷命令傳到,情況和環境早就變了。
二是你拿關中的兵去填西域的窟窿。
可關中兵也不能一輩子待在西域。
他們也有家人老幼。
也想著回家。
時間一長,自然就無戰心戰意。
所以朝廷才定下輪守之策。
每隔數年,派府兵過去輪換。
真正能讓大唐勢力在當地留下來的,只有移民。
將唐人一代一代向西域移民。
待到當地唐人數量超過西域諸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