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25頁,大唐不良人(下),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將軍交頭接耳,竊竊私語。
以他們的作戰經驗,眼光,細思之下,在現有條件下,也無法找到比蘇大為這些計策更好的解決方案。
這簡直就是在螺螄殼裡做道場嘛。
在關中受災遭受重創,府兵凋弊的情況下。
硬是憑著輾轉騰挪之功,借異族藩屬之力,達成自己的戰略目標。
「且慢!」
突兀的一個聲音,打斷了殿上狂喜歡快的氛圍。
只見刑部尚書狄仁傑向前一步,叉手道:「陛下,天后,蘇郡公方才所說的確不失為解決問題的良策。
但是臣忽然想到一個問題。」
他這番話說得極為冷靜剋制。
好像一桶涼水澆在氣氛熱烈的大殿上。
眾人向狄仁傑愕然看過來。
不少人在心中嘀咕。
這狄仁傑,不是和蘇大為私交極好嗎?
這個節骨眼上站出來,是想要做甚?
武媚娘眸光微動:「狄仁傑,你一個刑部尚書,莫非也懂軍事?」
「臣下不懂,但臣下懂人事。」
「哦?」
武媚娘似笑非笑:「何為人事?且說說看。」
眾人此時也被狄仁傑和武媚孃的說話,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包括皇帝李弘,滿殿的侍從女官、太監。
六部官員,眾將軍。
甚至蘇大為和蘇慶節,也向狄仁傑投來關注。
「天后,蘇郡公的計策固然不錯,可是,由誰來做這徵西大軍主將呢?」
嗯?
「又由誰來統馭這些吐谷渾人和吐藩人呢?」
狄仁傑擲地有聲道:「再好的計策,若所託非人,也斷難成功,這是臣不解的地方。」
他向蘇大為方向微微拱手:「未知徵西主帥,是蘇郡公自己擔任,還是另有推薦?」
這話說出來,整個大殿上的群臣為之一呆。
是啊。
現在才想起來。
陛下和太后好像並沒有定徵西方面的大總管。
蘇大為也沒提出自己要做這個總管。
而按他眼下的身份,和陛下、太后之間,這微妙的鐵三角關係。
恐怕蘇郡公,輕易不好出洛陽吧?
現在朝局,全因為蘇大為在中間緩衝。
太后與陛下的衝突還沒那麼激烈。
若蘇大為領軍走了。
大唐這朝堂上,這對母子還不得撕起來?
一想到這裡,左相閻立本只覺腮幫子一抽,牙酸得厲害。
這事還真不好辦。
除了蘇大為,還有誰可以做徵西大軍的總管。
帶領吐蕃和吐谷渾人僕從,去對付大食人和胡人叛亂?
第一百一十六章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然而又必須在這大殿上,給新帝李弘,太后武媚娘,左右宰相,三省六部重臣,以及十二衛大將軍,及一眾將軍明確的答案。
遼東之事,以高侃為行軍總管,以程務挺為副。
以婁師德和王孝傑為偏師。
以黑齒常之和沙吒忠義去徵召百濟舊部。
再以大唐皇帝詔書,令李辯等靺鞨族、契丹族將領,去遼東徵召各自族人,為大唐僕從。
無論從戰略、戰術,人員配置,解決方案。
將領人選,都十分妥帖。
朝廷上下,自武媚娘到李弘,到閻立本無不認同。
但是相比遼東,對大唐威脅更大,也更重要的西域這裡。
統兵之人選,出了麻煩。
固然,按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