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8頁,大唐不良人(下),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每帳每營之間,都要有固定的間距。
營與營之間,還要有營寨。
大軍最外圍,四面都要挖塹溝,設下鹿角、柵欄和望樓、箭樓,明暗哨。
數萬大軍,綿延十幾裡。
巡過一遍,已經花去不少時間。
但蘇大為與蘇慶節,卻做得一絲不苟。
今時不同往日,過去在徵西突厥、徵遼東時,他們上面都有主帥,有大總管。
但此次從長安發兵,一直到吐蕃,相隔何止千萬裡。
這一路上,都是以蘇大為為主,蘇慶節為副。
他們要為這支軍馬負責。
一萬餘人上下,人數不算太多,但加上後勤還有牲口,依然是一個極龐大的數字。
蘇大為忍不住嘆道:「還是當年在天山南追擊沙缽羅時輕鬆。」
「那時候輕騎追擊,沿路搶掠胡人的牛馬羊群,自然不用發愁。」
蘇慶節揚了揚燈籠:「在遼東時背靠新羅還有大總管他們安排後勤,也不用咱們超心。」
「一萬人馬全盤負責,居然有這麼多事,你說漢初韓信那個點兵多多益善,怎麼做到的?」
「到了。」
蘇慶節燈籠提起,回了他一句:「我要知道,我就是兵仙韓信了。」
蘇大為看到前方就是存放衣甲的營帳區。
執槍的兵卒守著入口,四周設了柵欄和箭樓、哨探,防備還算用心。
「這次營寨防衛誰負責的?做得還算不錯。」
「李辯和程務挺。」
「難怪。」
光是唐軍普通士卒的裝備,就有鐵胄、頓項、胸甲、披膊、裙甲、護臂、護脛、鐵靴、蹀躞、水壺、水囊、火石、軍工包、圍巾、狐尾、橫刀、內甲等等。
此外還有戰馬,還有乾糧袋。
弓、弩、羽箭、旗,鼓、角號。
兩人對著營寨兵卒對了今夜的口令,又對了印信,這才進去巡視一番。
過了小時個時辰,滿意的走出來。
「戰馬那邊還要看嗎?」蘇慶節意猶未盡的問。
「今晚不看了吧。」
蘇大為苦笑道:「再看,只怕天都要亮了,我們回去歇息一下,明天再召集眾將商量進兵方略。」
說著,壓低聲音道:「還要將虛張聲勢的那些人馬,神不知鬼不覺的送走。」
出長安時,調撥的是三萬五千餘人馬,詐稱五萬戰兵。
其中兩萬多人,只是撐場面的。
出長安後,要悄然撤走。
蘇大為的先鋒軍,實則只有一萬餘人,先行增援吐谷渾。
就這一萬餘人,其後勤也需要各州府一起配合才行。
真正的大軍,只怕要等到來年春耕之後。
李治和朝中的那些軍功重臣,自然也不指望靠蘇大為這支人馬能滅掉吐蕃。
但求虛張聲勢,令吐蕃遲疑,遲滯吐蕃消化吐谷渾的土地、戰略資源。
為明年的決戰做準備。
大唐皇上下決心畢其功於一役。
一戰滅掉吐蕃這個桀驁不馴的小弟。
這樣天皇李治才能風風光光的去泰山封禪,對神靈和祖先稱功。
「成,那我回自己營帳了,明日議事你再叫我。」
蘇慶節話音未落,陡然神色一變。
腳下土地發出震顫。
一大片泥土隆起,緊接著一頭異獸從地下鑽出。
「不好!」
「保護將軍!」
跟隨蘇大為和蘇慶節的衛兵紛紛拔刀出鞘,同時大聲示警。
附近的箭樓上,箭手已經張弓搭箭,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