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長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八十四章 這可怎麼辦啊?,漢家功業,暮色長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永漢五年,四月底。
長樂宮。
這一天很熱鬧,原因是何太后的母親,也就是劉辯的外婆,舞陽君的壽辰。
被趕出洛陽五年之久的舞陽君何氏以及他兒子,前車騎將軍何苗等和家人得到允准,回到洛陽,出現在何太后為舞陽君慶祝生日的偏殿內。
不止是他們,蔡文姬帶著劉紹以及蔡文姬的父親蔡邕、唐姬帶著劉愈、劉旌以及她父親唐瑁等,同樣在這裡。
這一大家子,說說笑笑,完全沒有往日的緊繃情緒,十分歡快。
沒用多久,就是男人一起,女人一堆,看著歌舞,聽著絲竹,交頭接耳,推杯換盞,好不快樂。
唯獨少了劉辯。
劉辯自然不會這種時候出現在長樂宮。
“朕要在哪裡,得多掃興?”
崇德殿後殿內,劉辯一邊翻閱著奏本,一邊笑著與身前的孔融說道。
孔融高高大大又肥肥胖胖,十分富態,但渾身上下又帶著書卷氣,反差感十分強。
聽著劉辯的話,孔融笑呵呵的道:“臣相信,太后娘娘以及舞陽君,都希望陛下能親臨的。”
劉辯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笑而不語。
這位太常卿與前兩任都不太一樣,蔡邕熱衷於表現,只做能讓他出名的事。而邊讓則傾向於‘自己治學’,太常寺的事務,全數交給了下屬。
而這位孔融,同為當世大儒,顯得有些‘圓滑’。
劉辯早就看透了這些朝臣,哪裡會被表象所迷惑,手裡看著的是孔融上呈的,今年‘秋闈’的計劃。
孔融做的是面面俱到,不止是太學、鴻都門學,還給各地世家以及私學發了信,半勸半徵召,要求他們的年輕學子,入洛陽參加‘秋闈’,為朝廷進才。
劉辯仔細看完,微微點頭。
孔融總算是做事情了,而且比他預想的要好不少。
他隨後拿起下一本,只是一看他就皺眉。
孔融見狀,連忙道:“陛下,自古以來,大興之世,無不改元,以應天時。而今我大漢中興在望,當改元,以應天命。”
劉辯又看了他一眼,手裡這道奏本,基本上都是空話、大話,滿滿的引經據典的大道理。
但劉辯沒有說話。
因為他想起來了,今年,是歷史上的建安的前一年。
歷史上的今天,曹操已經將劉協帶到了許昌,洛陽成了‘舊都’。
‘改元嗎?’
劉辯沉吟著,心裡計較著得失。
改元確實有諸多好處,有著永珍更新的啟示,是對舊時的告別,新時代的開啟。
“改吧。”
劉辯思索再三,點頭道:“太常寺選幾個,報尚書檯後上呈。”
“臣遵旨。”孔融大喜的道。
孔融接任以來,進宮的機會是屈指可數。作為九卿之首,太常卿的地位每況日下,令孔融頗為憂心,擔心步前兩任的後塵。
劉辯處理完這幾件事,笑著坐起來,道:“孔卿家,朱卿家告病,朝廷擬司馬防為青州牧,怎麼看?”
孔融一怔,仔細想了想,道:“臣遵旨意。”
劉辯拿起茶杯,喝了口,道:“那就這麼定下吧。卿家自北海來,對青州局勢有什麼想法?”
孔融面色陡然嚴肅起來,抬起手,沉聲道:“陛下,青州……情勢複雜,天天剿匪,日日剿匪,沒完沒了,百姓苦不堪言,長此以往,臣恐還有大禍!”
劉辯抱著茶杯,心裡計較不斷。
北方各州,最不穩定的,就是青州。
只是一顆定時炸彈,不知道什麼時候會引爆。
曹操逼降了近百萬黃巾軍,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