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元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1章 同盟國的想法,斯特拉瑟的紅色德國,人民元首,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種歷史背景在歐洲並不是持續幾年,而是持續了足足幾百年。
這種文化背景下培養出來的年輕人普遍認為戰爭就是一場激動人心的短暫冒險,都相信自己的國家只要參戰必然能迅速取勝且傷亡不多。
戰爭只要開啟,就意味著自己的國家即將發財,自己也會跟著發財。
現在的人肯定不會這麼想,但一戰前整個歐洲的年輕人都是這麼想的。
別笑話當年的歐洲年輕人愚蠢,我舉個簡單的例子讓你換位思考下,然後你就能理解了。
比如說現在中國出動了5萬軍隊結果直接滅亡了美國,代價是隻死亡了幾十人,傷了幾百人。
從美國掠奪來的財富直接導致全體中國人的收入暴漲,以前月入5000的現在月入1萬,以前月入1萬的現在月入2萬。
那民眾對參戰計程車兵必然極其感恩,絕對不吝嗇與給參戰士兵們極高的榮譽和財富,也必然對陣亡士兵的家屬極其的保護並給與高額的補貼。
如果這樣的戰例不止出現一次,而是出現過十幾次,整整三四百年只要發生戰爭都是這樣的結局。
那請問你會怎樣看待戰爭?
只可惜生不逢時,沒機會像祖輩那樣參軍換一個榮華富貴啊。
這個時候一個叫美麗國的富裕國家向我們宣戰了,你會害怕還是興奮?你會支援還是反對?
代入一下,換位思考,你就能理解一戰前的歐洲年輕人了。
但一戰這一次不一樣了,一戰前的幾十年整個地球的殖民地就已經被幾乎瓜分乾淨了,再也沒有新增殖民地供歐洲列強掠奪了。
再想搶,那就只能搶已經被其他歐洲列強佔領的殖民地了,而這必然意味著全面戰爭,這個歐洲國家會直接在歐洲本土發兵來攻打本國。
這種沒有新增殖民地可供掠奪的日子持續了幾十年後,歐洲人忍受不了了。
因為一年更比一年好的日子到頭了,已經有很多人出現了很多年生活水平增長停滯的現象。
而這一切他們都歸結於政府不敢發動對外戰爭,過於的軟弱無能。
這結論看起來很可笑,但和歷史書上先輩們發動一次戰爭就富裕一次的史實結合起來看的話,就一點都不可笑。
所以整個歐洲的年輕人都狂熱的參軍,都希望用戰爭來解決自家國家無法繼續富裕的問題。
這種狂熱,是沒有從戰爭中掠奪過海量財富的中國人無法想象的。
二戰的時候法國人跪的很快,投降速度比德軍的進攻速度還快,被中國人認定為戰爭意志極為薄弱的民族。
但一戰的時候,法國人是整個歐洲戰爭意志最強的民族,對戰爭的狂熱程度足以碾壓所有中國人的想象力極限。
用一組資料來描述下這種極致的戰爭狂熱。
1914年一戰爆發時,整個法國不到4000萬人口,其中2000萬為男性。
結果法國累計動員了800萬男性上戰場,約合全國40%的男性。
最後法軍戰死131萬人,傷殘280萬,死傷合計400萬,約合全體軍隊的一半。
戰後法國男性的平均年齡爆降,人幾乎都死光了。
全國4成男性上了戰場,然後士兵傷殘率為一半。
這樣的爛仗打了足足4年都沒有拿到任何好處,結果法蘭西民族的男人還要繼續打,非打贏不可。
巴黎大學戰前共有1.4萬名學生,戰後還活著的只有三四幹人,大部分還都是沒有上戰場的女生,男生幾乎死光了。
巴黎高等師範學院,一座擁有14名菲爾茲獎得主和13名諾貝爾獎得主的名校,傅立葉、柯西、拉普拉斯、拉格朗日等人的母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