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元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6章 國防軍體制改革,斯特拉瑟的紅色德國,人民元首,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照這個進度,恐怕今年我國的武裝部隊就能達到300萬人。”
6軍統帥部裡,莫德爾正在跟斯特拉瑟彙報德國的徵兵工作。
德國的擴軍在國內進行的異常順利,因為最新收復的地區為德國提供了大量兵源,這些地區的經濟算不算好,許多人都找不到1份工作。
而德國當兵的待遇又非常好,自然吸引了這些人參軍。
“現在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在擴軍之後保持軍隊的戰鬥力。”
斯特拉瑟希望能夠透過訓練維持住部隊的戰鬥力。
至少相比德法戰爭時期,部隊的戰鬥力不會下降太多。
要知道高速擴軍影響部隊的戰鬥力可是非常大的,就像新兵跟老兵的戰鬥力差距也非常大。
“關於這點,我會安排好的,我會盡量讓國防軍的戰鬥力不會下降太多。”
莫德爾也知道減少擴軍帶來負面影響的重要性。
“還有1個問題,那就是國防軍內部的體制需要進行改革。”
斯特拉瑟認為德國,想要打贏2戰就不能像歷史上那樣採用那些低效的制度。
2戰德國體制的1大特點就是山頭化和由此而來效率低下和內槓(如果不從道德層面來看腐敗問題的話)。
後世的1系列宣傳,尤其是美國資本主義宣傳文娛作品出於吸引眼球等目的,在1些主打獵奇噱頭的宣傳中把納粹體制描述為\"黑科技而高效+絕對無腦服從\"。
實際上恰好相反1納粹體制的內鬥已經影響了其軍事戰鬥力的發揮。
總的來說納粹德國制度可以看做1個眾多山頭的聯合體。
希特勒作為類似\"最高盟主\"的角色超然於所有山頭之上。
他本人無力、也不想去阻止手下不同利益集團的互相傾軋。
希特勒唯1關心的就是這些山頭中是否會產生出來針對其本人的陰謀。
在軍事體制方面,希特勒與6軍、6海空之間鬥爭、國防軍與武裝黨衛隊、希特勒與海軍/空軍、不同戰場之間的協調、前線兵力不足與後方人力資源浪費現象等都是納粹德國軍事管理方面的問題。
1934年希特勒成為\"元首兼總理\"之後成為理論上的德國武裝部隊總司令,然而此時nsdap 統治根基尚部完全穩固,希特勒本人也並非職業軍事將領,因此在軍事問題上以國防部長布隆堡元帥為首的6軍軍官團依然持有巨大的影響力。
希特勒也並不過多幹涉國防軍日常運轉事務。
隨著nsdap 對於德國社會控制程度日漸加深,希特勒決定清楚國防軍中潛在的阻礙,削弱軍官團的巨大影響力。
在1938年由納粹黨徒炮製的\"布隆堡﹣弗裡契\"事件後,國防部長維爾納.馮.布隆堡元帥與6軍總司令維爾納.馮.弗裡契大將(1939年9月22日在波蘭戰役前線犧牲)被迫辭職。
大量對納粹主義\"不夠熱心\"不夠配合\"的6軍將領被降職、貶值或退5(其中包括後來著名的曼施坦因克萊斯特)。
同時國防部被廢除,取而代之的是由希特勒直接控制的\"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簡稱okw 。
okw 本身就是希特勒為了繞開6軍的影響,更好的控制德國軍隊的機關。
它的存在實際上是對傳統普魯士1德國軍事理論中著重6軍、以及\"任務導向型\"指揮模式的1種否定(而且這1決策摻雜了更多的政治因素),弱化了傳統普德軍隊中6軍總參謀部的作用。
考慮到空軍總司令戈林本身就是nsdap 元老,其本身擁有巨大的政治影響力。
這就使的6軍以及6軍總參謀部在經費、後勤以及作戰計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