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元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6章 萊茵蘭迴歸,斯特拉瑟的紅色德國,人民元首,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肯推進。
儘管進軍的過程十分順利,且沿途受到了萊茵蘭民眾的狂熱歡迎,在“德意志萬歲”的歡呼聲中沿既定路線行軍的德軍並不輕鬆。
塔讀@-讀小說
雖然這是斯特拉瑟開了天眼的後果,不過他也提前了足足六年。
畢竟其過程中充斥了太多不可複製、不可預測的因素。
斯特拉瑟固然利用了法國寄希望於國際協同解決、不願意再打一次歐洲大戰的心理。
但這種心理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壓倒法國對於國境安全的重視和對壓制德國崛起的渴望,卻是完全不可預知的。
巴黎有無數次機會阻止萊茵蘭再次武裝化(《法波互助條約》簽署後不久,法國政界就有呼聲要求陸軍就德國進駐萊茵蘭做準備。法國駐德大使在與斯特拉瑟會晤後明確指出“他要報復了”),但都被他們親手放棄了。
此外,斯特拉瑟在國防軍高層激烈反對的情況下能在多大程度上堅持己見,也是難以在事前就做出準確判斷的。
我們知道在1930年11月7日那個凌晨,柏林總理府裡所有人都膽戰心驚,除了斯特拉瑟本人以外。
但從第一隻德國軍靴踏上萊茵蘭的那一刻起,歷史的車輪正式轉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