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38節,為你開啟時間的門,皎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好了
和每年的新年一樣,這個新年總是有許多事情要做。
初二的時候,她和江家上下去墓園祭掃了父親,和去年一樣,在江家吃了一頓飯——看上去,這事兒似乎快成她的固定活動了。
飯桌上傅女士問她畢業後的安排,唐宓說已經找到工作了。他們都是很有見識的人,也沒法對這份工作道出半個“不好”來。起初傅女士還有給她找份好工作的想法,此時更是真真切切認識到,她壓根不需要別人的幫忙也可以過得很好。
初三的時候,一家人回了一趟唐家村。唐衛東和蔣雲祭掃之後很快就走,唐宓和外婆則留下來再住兩天,老房子兩三年無人居住,推門而入,呈現一種衰敗的氣息,尤其是樓上居然還漏水了。和其他家蓋的新房比較,更是顯得有些格格不入。
好在房子雖然破舊,打掃之後勉強還可以居住,存糧則是一點都沒有了——往年外婆在家的時候,屋子裡總是有上百斤米、面,還有好幾罐做好的醃菜、燻魚和臘肉。沒了食物,只好去別人家吃飯。正月裡唐家村很熱鬧,很多在外工作的人陸陸續續回家探親,村裡人的主要活動也就只剩下“吃”和走親戚兩件事,到哪家都可以湊合一頓。
祖孫兩人回來後,又是一番禮尚往來。不得不說,祖孫兩人還是很有存在感的——倘若唐家村這地方真有“靈氣”這種東西,光是唐衛東和唐宓甥舅二人,基本就佔了唐家村靈氣的十之八九。唐宓也第一次感覺到了出社會的沉重,她學校好、名氣大,村裡有兩三個和她同齡同輩的年輕人都過來問她“能不能幫忙找份工作”,唐宓只得無奈搖頭。
她徹底明白了唐衛東為何每次回村後都是馬上就走。
對比那些找工作還要靠關係的人,唐小剛就顯得卓然不群。唐小剛同學由淳樸的鄉村徹底成熟起來了。唐宓上上下下瞧著這個跟著自己一起長大的弟弟,深覺大學是個塑造人的地方。他即將大學畢業,因為就讀的專業是電氣工程,找工作不成問題。
在唐家村待了三天,臨走之前,祖孫兩人在隔壁的二嬸家吃飯。
飯桌上二嬸談起祖孫兩人苦盡甘來,這次離開唐家村,又得過很久才回來了,外婆搖了搖頭:“誰說的?我年後要搬回來的。”
一桌人吃了一驚,只有唐宓不覺得太意外。這幾年來,外婆時不時地表露出“不想在寧海待”的想法,只是礙於唐衛東才留了下來。現在,她回了唐家村,臉上的笑容都多了起來。
“可是家裡什麼都沒有呢。”一旁的二嬸連忙說。
外婆不以為然:“我還有一雙手,有手,那就什麼都有了。”
二嬸頓了頓,表情忽然猶豫尷尬起來,神神秘秘地問:“不是……衛東怎麼了?”
外婆搖了搖頭:“不是。我還是不習慣大城市。”
“外婆,你不習慣寧海也沒什麼。”唐宓敏銳地馬上接話,“外婆,你跟我去燕京吧,我年後就要開始工作了。”
外婆有點吃驚地看她:“我去那麼遠幹什麼?人生地不熟的。”
“陪我啊。”唐宓拉著外婆的手搖了搖。
外婆不以為然:“你都這麼大了還要人陪?外婆不會陪你一輩子的。”
這是一句非常真實的話,沒有誰會陪著誰一輩子,越是親人越是如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