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0節,為你開啟時間的門,皎皎,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話說回來,我來吃這頓飯,不是因為這事兒。”葉一超說,“寒假的時候,你碰巧遇到了我媽媽?”
“是的。”
寒假裡見過吳阿姨的事情,唐宓肯定不會多事告訴葉一超,但是吳阿姨會不會就此詢問自己的兒子,那是十拿九穩的事情。但“刻意約定”和“巧遇”中間的差別,唐宓選擇不去想象。
“你跟她說起了呂子怡?”
“嗯……”
“你說了什麼?”葉一超嚴肅地質問。
“我說你們關係不錯。”被葉一超追根問底,唐宓不得不慎重對待,“對不起,我不應該多嘴。”
“也不是你的責任,”葉一超也發現自己問話有點重了,追著解釋了一句,“就是我媽打電話的時候,老問她的事情,挺煩人的。”
以吳阿姨對兒子的在意程度,不問一下未來的準兒媳才是奇怪。唐宓覺得自己花錢請的這頓飯,真是這輩子最難吃的。
葉一超也沒什麼吃飯的興致,他放下筷子,看著對面的唐宓。從高中到現在,他們認識了六年時間,這張臉早看了無數次,照理說都該看膩了,可他怎麼就沒看膩呢。
好一會兒後他才說:“唐宓,你還是不會出國,是吧?”
“是的。”
葉一超忽然說起往事來:“去年五一的時候,遇到你祖母那次,她跟我說,你需要什麼她都可以提供,包括去國外讀書,所以,我當時才希望你和她搞好關係。”
唐宓抬眸和他對視,說得很慢:“葉一超,我不可能隨心所欲。如果我是別人,比如我是呂子怡……我可以走跟你相同的道路。你是高飛的鷹,而我只能腳踏實地一步步地往前走。我和你,道路是不同的。”
關於自己的未來問題,這些年她想過不下百次,早就思考得透徹清晰,說出口的話宛如金聲玉振,擲地有聲。
“我在想啊,那就是說,一年四個月後,就要跟你分開了啊。”葉一超輕聲嘆息。
唐宓唯有沉默。小學生都可以算出來的數學,確實不需要兩位數學高才生來算。
“我想到時候,在國外看不到你,一定很不習慣。”
“不會的,你會在自己的道路上認識新的人。”
一個人的一生也是新陳代謝的過程。這個世界,沒有誰會離不開誰的。有些“存在的”終究會變得“不存在”。學習的時間是短暫的,社會才是所有人最終的歸途,每個人都會分開。
高中宿舍的五名女生,都走向了各自的道路。就連嚴曉冬,和她同在一座城市,因為忙於各自的學業,聯絡的次數也越來越少了。
她和葉一超勢必也會這樣,相聚然後離開。
大三下學期開始,經管學院的各位都磨刀霍霍尋找暑假實習職位。對經管類專業,實習單位的層次決定了今後找工作單位的層次,至關重要。但好的暑期實習職位難找,說句“僧多粥少”毫不誇張。
唐宓因為成績優秀,選擇的起點也較高——說實話,如果不是為了更高的收入,她那麼辛苦讀書也沒意義了。
她大學三年的努力完全沒白費,但凡她投了簡歷的公司,對方都給了她面試的機會——但連續兩次機會,她都在電話面試環節鎩羽而歸,她的不善言辭在這種環節顯得致命。
這兩次電話面試都是用英文,有一次考官還是外國人,她的英文水平屬於平屬於筆試很好口
語尚待加強的型別,面對這種正式的面試時,第一次她緊張得忘了,第二次比第一次好,雖然不至於忘詞但回答零零碎碎, 讓人不滿意。她不善言辭, 從來都是“想”多於“談”,對方提問的內容,她的回答不超過一分鐘,好幾次冷場,明顯對方是希望她多談的——太差的表達能力顯然不會讓對方滿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