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豪格知道,河北的歸屬,最終只是由一場大決戰決定的,
所以到了這一步,他當然也能想明白,集中優勢兵力、孤注一擲是最重要的。
而絕對不能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處處肥饒膏腴之地都想堅守,那樣只會分散兵力,給明軍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機會。
而且河北平原上,除了北京以外,其他城池實在是談不上堅固,清軍統治期間,也不重視城防修築,
畢竟他大清以弓馬得天下,錢糧財政又困難,誰耐煩學漢人那樣下血本修城牆呢。
在豪格的收縮兵力之下,北直隸境內最南端的一個府,大名府,因為地理上本就過於往南深入,已成餘贅,直接就被清軍放棄了大半。
從大名府治所大名縣,以及相鄰的魏縣為界,從這條線往南,清豐縣、內黃縣、浚縣、滑縣、濮陽、東明等六個大縣,全部被放棄。
兵力全部收縮到大名、魏縣附近。而北邊原本沿著太行山部署的部隊,也南下到大名、魏縣、邯鄲一線集結,最北的側翼掩護部署,也不超過沙河、邢臺。
這等於是放棄了對太行山的堵口,任由明軍出入太行八陘中的南部數陘,進入河北平原——因為豪格很清楚,明軍想進入河北平原決戰,根本沒必要捨近求遠,從衛輝-大名一線直接沿著平原推進不好麼?幹嘛非得從地形崎區的山西繞一圈、後勤運糧還費事?
於是,清軍超過二十萬大軍的核心兵力,就集結在三五個縣範圍內的一小片預定戰區,地跨北直隸大名府、廣平府和山東省東昌府等三座州府的結合部。
豪格已經做好了計劃,內心也有了預感,知道明清之間最後的國運決戰,就會在這裡發生。到了這一步,地盤已經不重要了。
魏縣、大名、邯鄲等所在,自古就是河北腹心。戰國時,燕都薊城就是後世的北京,也是後來幽州的治所。而魏縣、大名、邯鄲一帶,戰國時是趙國都城周邊,也是後來冀州治所鄴城的所在,南北朝時,鄴城周邊還多次成為北朝的國都。
可以說,在河北地區,除了北京城以外,就這一帶最值得打一場決定性戰役了。誰擁有了這片區域,誰就擁有了整個肥沃平坦的趙地。
對於清軍來說,眼下這個季節決戰也不是不可以接受,畢竟此前姜鑲為了怕缺糧,是九月過半才動手扯旗反正得,圖的就是山西的秋糧能剛剛收割入庫。
而凡事有利必有弊,世事無萬全,姜鑲得到了秋糧入庫之便,清軍這邊自然也能得到。
在明清戰火重燃之初,河北地區的秋糧就已經收割入庫了,只是各地的稅賦徵收工作還沒開始,更別提調運了。
現在清軍知道無力處處防守,必須收縮集中兵力,以清軍之殘暴,當然也不會跟百姓客氣——
在豪格看來,內黃、滑縣、東明、濮陽等地的百姓,已經不是他大清的百姓了,隨著這片土地被丟給大明,上面的人民當然也會成為他大清的敵人!
還沒來得及慢工細活的收稅,這有什麼要緊?直接搶啊!比收稅快多了!
所以,在清軍撤退之時,為了順便解決數十萬大軍集結所需的軍糧,豪格居然毫無人性地直接下令在上述放棄六縣中、尤其是最南段肯定保不住的那兩三個縣,實施了徹底的燒殺搶掠!
原本收稅或許也就是收幾成,直接搶劫的話那就能全部搶光了,一粒糧食都不用給百姓留,能搜出多少就帶走多少。
東明縣和滑縣,在清軍退走的過程中,甚至直接慘遭了三日不封刀的待遇,把能搶劫的都儘量快搶劫完,然後趕緊運走逃跑。
剩下稍北邊幾個縣,倒是沒有直接大屠殺,但搶走能搶的民間秋糧,肯定是必須的,遇到有百姓不想被搶走活命糧,出來反抗,才會遭到屠刀毫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