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1章 屍漫金山,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既然知道已經有三四個縣丟了,而短時間內就算再拖延一陣,所丟的地盤也不會超過五個縣,江陰那一線是有極大機率防守住、阻止韃情擴散的。
那麼,朱樹人也沒太大的迫切性,非要輕敵冒進,立刻轉入對多鐸的全面總攻了。
多鐸畢竟還有八萬多可戰之兵,雖然疲憊,但是等朱樹人趕到丹陽、句容戰場時,清軍至少也得到了兩三天休整了,體力會得到極大的恢復,到時候便沒有多少虛弱可乘。
相比之下,如果把損害控制在五個縣的範圍內,慢慢消耗多鐸的補給物資,等他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最後就會好打得多,也穩健得多。
考慮到多鐸已經進入了江南富庶之地,朱樹人估摸了一下,要消耗到對方斷糧,那是不太可能的。
真要是斷糧,估計常、鎮五縣的百姓,也會先慘遭刮地三尺地屠戮劫掠,那損失就太大了,對江南地區持續生產力的破壞也太大。
所以在食物補給方面,最多是隨著冬天深入,馬匹的飼料會越來越差,相對削弱清軍騎兵的持續作戰耐力。另外清軍的食物質量,也是有很大機率下降的——
現在多鐸才剛過江四天,靠著搶劫,甚至能維持部隊有酒有肉的生活。此前強攻南京,之所以能打這麼狠,也跟多鐸捨得下本錢、出手闊綽犒軍有關。參加攻城計程車兵哪個不是先酒肉管飽兩天,把士氣激勵起來。
而酒肉這種奢靡生活,多鐸最多也就維持十天半個月,把常鎮五縣的富戶積攢的酒肉吃光後,沒有外面的補給運進來,被封鎖,多鐸的軍隊雖不至於餓肚子,但肯定會很快進入吃素的狀態。
要是相持接近一個月,那就連新鮮蔬菜和精糧都有可能短缺,只能吃糠咽鹹菜或者至少是粗糧餅子。
除了糧草質量的下降,朱樹人對斷敵補給更多的期待,在於慢慢削弱多鐸的武器彈藥箭失補給。
武器方面,清軍的著甲率,會隨著他們不斷髮動攻城,而快速削弱。南京城下那兩天,別看滿八旗計程車兵直接戰死還不到三千人,剩下死的都是漢、蒙軍隊。但光是那些滿八旗死者身上遺落的優良鐵札棉甲,就早已超過了五千副。
清軍在攻堅時,是經常讓精銳死士套好幾套重甲的,但平時他們並不會備那麼多甲,野戰也用不到。所以都是攻城前臨時調撥,讓不需要先登的輕裝部隊把鐵甲勻出來,暫借給死士用。
這些死士折損在城下,也就意味著至少兩倍於他們人數的鐵甲遺落了,活下來的那些滿八旗士兵,也有相當一部分會轉為輕甲,或者不得不剝漢蒙兵的優質鎧甲。
刀槍武器這些方面的折損,倒是不算什麼,清軍也不差這點刀槍。武備補給的另一個短板,主要就是火器彈藥和箭失了。
那兩天的南京死磕,清軍炮兵使用烈度實在太勐,第一天被明軍炸傷、戰損的就有四五門,第二天戰損更多,還有好幾門因為持續高強度發射,發生了炸膛和其他損毀。
多鐸的紅夷大炮戰力,竟從渡江之初的46門,跌到了勉強剩下30門,就算後續修理還能搶救回來幾門,但總數也不會超過35門。
清國入關前,從崇禎六年開始嘗試鑄炮、崇禎八年才算穩定開始量產,此後攢了十年,才攢下了兩百多門紅夷大炮,其年產量,也從最初的每年十幾門,慢慢爬升到每年三十門。
入關之後,靠著奪取北方半壁江山的明軍和闖軍存貨,清軍紅夷大炮存量總數一度突破了三百門的巔峰值。把北中國的軍工產能整合進去之後,清國控制區的年鑄炮總量,也能從關外時的三十門進一步提高到五十門左右。
所以,多鐸幾天就丟掉了十五六門紅夷大炮,這個戰損絕對不是一個小數字,那是相當於清國明年總產能的三分之一了。只要朱樹人未來每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