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3章 讓吳三桂這個中間商賺差價,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距離初次談判四天之後,鄭成功帶著朱樹人遙控微操的談判方略,再次找到吳三桂,手把手教給吳三桂、如何向多爾袞開出新的條件。

但是,這四天的時間裡,吳三桂也沒閒著,其他各方勢力也沒閒著,

大規模的直接戰鬥雖然沒有全面爆發,但小規模的試探、迫降嘗試,卻始終沒停。

所以鄭成功再次找到吳三桂時,局勢又發生了不小的變化。吳三桂那邊也剛剛新收穫了更多的籌碼,堅定了他繼續留在山海關、捨不得全部撤走的信心。

這個關鍵籌碼,便是李自成派來威懾迫降吳三桂的一支原友軍、原本駐紮在密雲的明軍唐通部。

鄭成功上次勸說吳三桂南下,是正月十八,這次再來勸,是正月二十二。而唐通的部隊,是在正月二十抵達的山海關,恰好卡在了這兩個時間點之間。

稍微懂點明末歷史的看官,其實都會注意到一個事實——歷史上吳三桂後來和李自成打一片石大戰時,吳三桂一方動用的兵力,大約有五萬多人,主要是三部分構成的。

最主要的主力,當然是吳三桂嫡系的關寧軍,大約兩萬多人。

其次第二部分的,便是密雲總兵唐通的部隊,有八千人左右。

最後則是兩萬左右的遼西本地新募民壯、鄉勇。這部分戰鬥力要弱得多,跟前兩部分的積年九邊精銳不能比。

而唐通的部隊,之所以會在大決戰之前、便宜了吳三桂,也跟李自成的自大、過於高估自己的威懾力有關。

唐通當初也是洪承疇麾下八總兵之一,是在北京城被圍時、在密雲駐地投降的李自成,當時降賊也還不滿一個月。

李自成勸降吳三桂時,就派出了唐通作為先頭部隊,想利用唐通原本跟吳三桂私交不錯的這層關係,和平解決吳三桂。

就算勸降不成,李自成也打算讓唐通舊部、在攻打吳三桂時打頭陣,讓兩支原明軍自相殘殺,好少死一點大順軍的嫡系力量。

但是,人算不如天算。李自成的信心過於爆棚,他覺得吳三桂就算不願立刻投降,最多也就是好酒好肉款待穩住唐通、拖延時間,斷不敢直接撕破臉。

然而,吳三桂就是鐵了心不降李自成,趁著唐通找上門,居然敢直接把唐通扣押了,然後搬出效忠先帝的大義名分、直接勸降唐通手下的部將、士卒,輕易就把八千密雲總兵部的明軍舊部,招攬到了吳三桂自己麾下。

(注:說吳三桂用大義名分感化唐通舊部,這是《明史》上的說法。但實際上,明史作者也就知道這個事情結果本身,過程和動機顯然是猜的。

實際上麼,我估計大義名分、忠於先帝這些說辭,對老兵油子應該沒鳥用,實際上還是得靠先發錢發糧、再許諾大家榮華富貴、告訴他們跟著李自成沒前途,遲早被夾擊滅了……反正懂的都懂,沒銀子說個鳥。)

李自成等於是白白送給了吳三桂八千精兵,此消彼長之下,雙方的實力對比進一步發生了傾斜,讓吳三桂看起來更有一戰之力了。

如果事情僅僅發展到這一步,那麼也還算可控。畢竟歷史上吳三桂原本就能做到這麼好,不需要任何開掛。

但現在,顯然是因為山海關明軍有了海路後援、有了海上退路和糧道,一切的蝴蝶效應,導致李自成的情況有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

歷史上,李自成派來跟吳三桂對耗的明軍降軍,可不止唐通這一支!在北直隸北部地區、迫不得已臨時投降闖賊的明軍,也不止唐通這一支!

除了唐通這個密雲總兵,還有薊門總兵馬科,他在降闖的時候,駐地距離山海關也比較近,同樣屬於“防區在北京以北,原本負責長城九邊防務,北京被圍後才投降”那一類的。

而且歷史上,李自成最後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千年軍國

行者雷昂

庶女天下之妃同凡響

雲淺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