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1章 買紀錄片送遊戲的好處,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刃斧那樣稍微沒控制好接敵距離、就直接掃在斧柄上。

周鐵膽大致看了一下,也估計出這種斧頭是用來掃騎兵斬馬腿的,斧刃加長變窄,確實更能及遠,而且距離上不用瞄太準。

但他還是沒看出來,府臺大人為什麼不直接上類似陌刀、偃月刀或者倭國薙刀那樣的武器,那樣雙手握持時的重心平衡感不是更好麼?

他又仔細看了一下,終於在斧柄頭部看出一些蹊蹺:斧柄最上面的末端,居然還畫了一個開叉的效果,就跟晾衣服的叉子似的,但是這個分叉很短,都沒超出斧刃的上邊緣,應該沒法拿來殺敵。

沈樹人也不賣關子,看他們注意到這點,立刻就解釋了:

“這個斧頭,是給用斑鳩銃的重型火器兵用的。普通鳥銃重量最多六七斤,輕的五斤多都有,再加上刺刀,也可以做出捅刺動作。

但斑鳩銃比鳥銃重兩三倍,至少有十幾斤了,最重的能到二十斤,這樣的兵器,再加上刺刀,就絕對揮舞不動了。

所以,我軍必須給裝備斑鳩銃的重火器兵,也配上近戰防騎兵的自衛武器。這個長柄凹背斧,比其他長柄戰刀、薙刀最大的好處,就是柄的頂端可以空出來。

斑鳩銃手射擊時,可以把長柄斧插在地上,然後把重型火銃架在這個柄頂端的凹槽內。這樣長久舉槍也不會手痠,還更穩便於慢慢瞄準。

敵騎靠近了就拔起戰斧直接橫掃馬腿,就算來不及拔,或者是有些斑鳩銃手在對射中就被敵軍射死了,光是插在地上的長鉤斧刃,也能起到一定拒馬的作用。”

沈樹人這番見識,則是他前世玩另一個遊戲《帝國時代4》時,從戰役模式附帶的紀錄片裡看來的,微軟做的戰略遊戲,據說還都有找考古學家做過復原。

《帝國時代4》裡,羅剎國的射擊軍用的就是這種凹背長刃戰斧,開火時把重型火槍擱在上面。

羅剎射擊軍的這種近戰武器一直用到七年戰爭(1760年)前後才徹底淘汰。所以歷史上跟清朝尼布楚的時候都還在用,當時的羅剎本身也是遊牧韃子,對付另一個遊牧韃子的騎兵也很在行,雅克薩之戰前期給清騎兵造成了不小麻煩。

沈樹人信奉的是拿來主義,既然可以“師夷長技以制夷”,那當然也要“師韃長技以制韃”。

鐵匠和隨同視察的軍官們聽完後,對這種描述中的斧頭到底有多少戰鬥力,內心還是存疑的。

不過,對於這種斧頭作為重型火槍“兩腳架”的用途,倒是可以很快驗證。

左子雄和西班牙教官皮薩羅就對此頗為感興趣。左子雄立刻讓人拿來一根長木棍,柄部大約與人肩膀同高,然後頂端稍微削個凹槽,把斑鳩銃架在上面,裝彈開火,果然穩了很多。

原本明軍當中,也不是沒考慮過解決“火槍太重拿不穩”的問題,但實戰中往往是跟晚清的“抬槍”一樣,改成兩個人用一把槍,前面的人把槍管扛在肩膀上。

既然能夠用一根木頭就解決的問題,何必用人當支架呢!

眾人立刻交口稱讚,而皮薩羅則是若有所思:

“府臺先生,這種斧頭我在歐羅巴戰場也見過。二十多年前,波蘭人佔領了莫斯科,後來羅曼諾夫等羅剎貴族反擊波蘭人的時候,就普遍用了這種武器配合重型火槍,對付翼騎兵,您不會是從羅剎人那裡借鑑來的吧?”

沈樹人也不好說自己是從《帝國時代》裡學來的,當下就順水推舟,表示自己確實是博覽群書,遍觀古今中外,採集了眾家之長。

其餘幕僚、軍官自然是歎服不已:“府臺大人不愧是文曲星下凡吶,這什麼書都讀過什麼都見識過。不但熟讀《天工開物》,居然連羅剎人的戰史都這麼瞭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

大王你聽我說

南齊小王爺

山河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