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2章 決戰殺虎口,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李定國派出的小股精銳騎兵,也算得上是這些年大明騎兵部隊建設的新高度了,所用的裝備,所經受的訓練,都是與時俱進的。

早在三十年前的滅清戰爭中,當時明軍就已經有少量的線膛槍了,能確保中遠距離相對精確的射擊。

只是當年大明科技和工業還處於相對起步階段,比如今窮的多,所以線膛槍只是給狙擊營用的,算是“特種部隊裝備”。

而現如今,大明雖然依舊沒有淘汰“武昌造”系列的滑膛槍(但是也進行了很多微調改良,提升了裝填效率),但至少線膛槍的裝備比例,已經在軍中提高到了兩三成左右,成為了一支大規模成建制的力量,不再是特種部隊專屬。

所以,李定國派去騷擾的這數千精銳騎兵,人人都裝備了一個比當年更輕薄一些、但質量卻絕不縮水的胸甲,外加兩把火槍。

分別是一把長杆線膛槍,再加一把短管的雙管後裝噴子,或者把噴子換成轉輪手槍。

這樣的火力搭配,足以淘汰一切弓弩類遠端冷兵器。從此確保火器火力也能遠近搭配,遠距離用狙,近距離用噴。

而且這些噴子的質量,也遠非三十多年前的舊款可比。

至少如今大明已經確保提升加工精度,讓新生產的後裝噴子,在使用低膛壓近程彈藥時,不至於從膛尾縫隙處洩露火光,最多隻是透出幾絲黑煙而已。

如此一來,火槍手不用戴厚厚的皮手套,也不用擔心尾部噴火灼傷手了,操作精度也能因此提升。

各種裝填機構和氣密機構的小最佳化,讓明軍最新產的後裝雙管噴,可以做到每分鐘裝填八輪左右。哪怕是馬背上顛簸的環境,動作走形操作變慢,至少也能每分鐘五六輪。

而裝填一次能打兩發彈藥,這就意味著噴子能做到每分鐘噴15個霰彈筒,最慢最顛簸的情況也能10發。這火力密度,絕對會讓噶爾丹好好喝一壺。

至於那些龐大數量的老式雙管噴庫存,就換裝給二線部隊了。反正李定國這次派出關騷擾的都是一線精銳,優先裝備新生產的批次。

……

初期騷擾戰的進展,也果然如李定國的預期。

一隊隊數百騎的明軍小股騎兵,都人人裝備精良,配備三馬,來去如風。因為只穿一件鋼質胸甲,馬匹負重也不算沉重,準噶爾部的鐵甲重騎兵根本追不上,能追上的都是輕裝弓騎兵遊騎兵。

但是準噶爾人的遊騎兵又完全不是大明遠狙近噴雙槍騎兵的對手,屢屢小規模遭遇戰、斥候戰就被打得滿地找牙,動輒留下數百具伏屍,慘不忍睹。

雖說這樣小刀開眼的戰鬥頻次不高,前前後後拖下來,總共也就殺傷了準噶爾部數千騎,其中相當一部分還是他們剛剛裹挾的喀爾喀部炮灰。但這些戰果已經極大打擊了準噶爾部計程車氣。

無能狂怒的噶爾丹,也只好使出自己的殺手鐧——讓他麾下那五萬之巨、拿著羅剎國原裝進口燧發槍的火槍騎兵,也投入到斥候戰巡邏戰中去。

既然弓騎兵幹不過明軍的火槍騎兵,那就公平地用火槍騎兵對打!

可惜,又過了半個月,連續數場小規模廝殺,再次證明準噶爾人的火槍騎兵也不行。

火槍騎兵和火槍騎兵之間,也是不一樣的!

明軍用的是狙,準噶爾用的是滑膛槍,遠端對狙肯定吃大虧。想要衝上來貼臉輸出,結果又被連發噴子噴得不能自理。

噶爾丹連連受挫,卻又逮不住跟明軍主力決戰的機會。這讓噶爾丹堅信“明軍當中能有這麼好裝備的,應該只是少數精銳,所以明軍才不敢跟我硬碰硬,只想依託長城用精兵消耗我”。

而明軍小部隊則非常知進退,每次帶著三匹馬出擊,一旦另外兩匹馬背上馱的彈藥物資用完,他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齊襄

塔蘭託

全職獵人:開局繫結一座監獄

絕世小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