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4章 大明的恐怖國力,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生存環境,堅持不讓貧農把田分得太細,至少讓有田百姓保持十畝以上的戶均耕地佔有,所以百姓的生活質量其實是遠超其他朝代的,基本上沒有因為田少而處於飢餓死亡線上的貧農。

間歇性戰事和抑制過度細分田地,還有移民屯墾,三大要素結合,讓人口的恢復顯得更加有序。最終二十五年裡,關內漢地十八省的人口增長,大約達到了50%,也就是從六千萬增長到了九千萬。

不過,考慮到東北關外地區的屯墾,讓整個東北,包括遼東,也擁有了超過八百萬人口。

而扶桑的九州島依然有三百多萬人,加上蝦夷和枯葉島,還有對馬和琉球,這五塊總人口接近四百萬

而被大明徵服的緬甸怒江-伊洛瓦底江兩江河谷平原地帶,一共有四百餘萬人口,皎山、三宣六慰山區加起來近百萬人。越南被大明徵服後的的紅河流域平原,也就是漢唐交趾故地,加上一直到越南南北分界的順化等地,加起來也有三百餘萬人口。

當地這些年人口之所以沒有繼續增長,也跟大明的清除心懷不軌的反抗異己有關。對於反抗者要慢慢肅清,然後把南方的漢人,尤其是廣西和雲南的漢人逐步移過去。

最後,菲律賓地區經過六年的和平種田,當地原本也有大約二十多萬祖籍福建、潮汕的漢人,在對仇視漢人的西班牙殖民者幫兇土著進行清洗後,大量把勉強算是黃種人的土著女人抓來給漢人做妾,漢人人口恢復得也非常快。

而鄭成功為了壓住當地人的不歸王化傾向,六年裡也從福建不沿海的武夷山區深處,又組織了這些年福建地區新增長的無田農民人口三十餘萬,移到呂宋島。

如此一來,剛從福建移過去的純種新漢人,人口比例也超過了已經下南洋數代的老福建、潮汕人,確保他們對大明的認同進一步上升。

而福建地區原本就多山少田,自古就很容易出現山區農村人口增長後田不夠種的問題。要不然歷朝歷代福建人也不會那麼容易下南洋或者移民全世界了。

鄭成功要組織人手去呂宋,完全不需要強迫,整個過程非常仁政。而且鄭成功還自掏腰包,承擔了移民的運費,不收他們渡海的船票,更是讓福建貧農感恩戴德,覺得白白撈到了一個出去闖世界的機會。

周邊領地全部拿穩之後,東北八百萬,扶桑五地四百萬,東南亞一共八百萬,加起來關外新佔領土地上也擁有人口兩千萬,其中一半是漢人,剩下一半也都是被漢化的人,或者是異族被漢人征服佔有的婦孺。

如此,加上關內傳統漢地十八省的九千萬,大明疆土的總人口數量,也恢復到了一億一千萬。

這個數字,大約是崇禎七年時的人口數字。當時李自成張獻忠才第一波造反不成,紛紛詐降,天下人口的屠戮和災荒死亡還沒到最慘烈的時候。

朱樹人兜兜轉轉,在崇禎七年後四十年,總算又回到了當時的程度,但如今大明已經普及了玉米和土豆,還開發了東北的肥沃黑土地和東南亞的紅河、伊洛瓦底江河谷平原。

全國水利設施也大大提升了,而且災害最嚴重最密集的年份也過去了,所以這同樣的一億一千萬人,生存質量簡直是天壤之別。

人口增長的同時,人民還安居樂業,天下民心對大明的擁戴也達到了一個新的頂點。這樣的人心所向,更是大明未來動員力和穩定性的根本保障。

這絕不是歌功頌德,而是有實打實證據的。因為崇禎七年時,天下田地統計,一共也就七億多畝,而且實際上因為西北的連年災荒,很多土地已經退化,只是存在於黃冊上,實際沒法種,遼東的土地也一直留在當時大明的賬面上,實際上都落入敵手了。

所以崇禎七年時,大明掌握的關內十八省,總共耕地面積,實際上只有六億多,不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齊襄

塔蘭託

全職獵人:開局繫結一座監獄

絕世小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