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84章 終戰條約,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封國公的地步。
他們倆一個拿下了九州島,一個拿下了蝦夷,還各自重創了日軍,南北兩路加起來殺傷殲滅擊潰了超過四十萬日軍(包括臨時拉的農兵),
再加上大明一朝“殺倭寇”的功績加持,以及他們原本在滅清戰爭中已經走到了侯爵圈子的頂層,只差一步了。這次完成公爵的“境界突破”,也是順理成章的。
相比於此前的四位國公,沉廷揚是朱樹人的生父,官場資歷很好,史可法則是內閣首輔,當初在南京重建朝廷時的招牌。曹變蛟、黃得功也都是積年悍將,在崇禎朝初年就身居武職高位了。
所以當初滅清時封的四個國公,嚴格來說不是朱樹人的嫡系屬下,更多是他的尊長和盟友、同僚。
經過五六年的發展,如今這第二波的國公,總算都是朱樹人從較低的位置提拔上來的,
他們整個履歷都是跟著朱樹人混,基本上沒怎麼受崇禎朝的國恩,至少在崇禎十二年朱樹人本人入仕之前,他們基本上都是草莽或基層的軍職,忠誠度也就更加鐵桿一些。
而朱樹人要封公爵,當然也不會只封前線作戰的將領,對於在後方掌權排程、統籌全域性的人,該封也得封。
這一次在後方蹭到主要功勞升遷的,乃是朱樹人的表哥、兵部尚書張煌言。
張煌言同樣屬於在此前滅清戰爭中,已經功勞不小了,他的部隊還兩次擊潰過阿濟格、狙殺過阿濟格本人,最後還督師過內黃-大名那場關內大決戰。
只是在最後的關外草原追擊階段,張煌言已經升到兵部,他一個文職也不適合親自千里追擊,也就沒去一線督師。
以至於最後滅清結算時,張煌言因為在升官方面升得多了、年紀又輕,自然要在爵位方面壓一壓,以示公允,也堵住天下悠悠眾口,免得被世人說朱樹人任人唯親。
如今,距離滅清已過去五六年了,朱樹人自己穿越到這個世界都已經整整二十一年,今年都三十八了。
張煌言比表弟年長兩歲,剛剛年屆不惑。一個過了四十歲坎的兵部尚書,任職年限也夠,當國公完全合理。
最終處理結果,三位國公在冊封完成後,隆武帝朱常淓下旨,未來二十年內,暫定對九州、蝦夷、枯葉等地,比照關外的軍屯管理之法,由實權將領負責地方事務,其制度跟中原各省完全不同。
當然,為了防止藩鎮割據,這些權力肯定都是不能世襲的,所以那些被管理的地盤並不是封地,只有國公的封號能世襲。
此前曹變蛟黃得功朱文禎等人,因為已經上了年紀,隆武帝的旨意裡面才會許他們“終生軍屯督管吉林\/科爾沁”等地,也是知道他們的壽命最多就幹個二十來年了。
而這一次張名振鄭成功顯然比黃得功那些人要年輕一輩半輩的,他們的自然壽命還能活很久,為了留個口子便於調整,才下旨先試點二十年。如果二十年後沒有看出明顯尾大不掉的跡象,那就還可以把優待延長下去,最多就延長到他們終生。
除此之外,鄭成功在得到事實上治理九州島、生殺予奪權力的同時,也把大員島的民政治理等權力交還了一部分給朝廷,只是保留了鄭家在大員島的私人財產而已。
鄭成功也沒覺得這有什麼虧的,因為他能封國公就已經很滿足很覺得光宗耀祖了。換一塊地盤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就當是年紀輕輕封國公的籌碼之一了。
三位新晉國公里,只有文職的張煌言不可能得到地方實權的提升,但他早已是兵部尚書,也不需要外放。
封了國公之後,隆武帝旨意直接讓張煌言擔任內閣次輔,僅次於史可法,這樣就剛好頂替了他遠房姑父沉廷揚壽終正寢後空缺出來的次輔,
還能確保朱樹人名義上丁憂期間,朱樹人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