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打一場包圍性的決戰。

十萬明軍,從東西南北合圍,每一面也就兩三萬人,其中北路的兩萬人最弱,那只有數千明軍精銳騎兵監督,帶隊的明軍將領是朱文禎,主力則是倒戈的科爾沁和察哈爾蒙古人,從西北的科爾沁草原迂迴而來。

東西南三路相對強一些,西路軍也是從草原方向包抄過來,不過是從科爾沁和察哈爾草原結合部往東截殺,帶隊明軍將領是李輔明,大約有三萬人。

南路軍是最強的,直接從沉陽北上,也有三萬人,帶兵將領是黃得功,人數上跟西路軍差不多,但南路軍還帶了最多的騎兵炮,一旦遇到清軍守城,南路軍要負責穩紮穩打攻堅破城。

最後的東路軍實力跟北路軍實力差不多,總兵力兩萬人,人數比北路軍還略少,但因為武器裝備上都是正牌的明軍,實際戰力應該比蒙古降軍騎兵為主的北路軍強些。

東路軍的將領包括了吳三桂和李愉,吳三桂帶了一萬明軍,李愉也帶了一萬名義上屬於明軍的朝鮮士兵(李愉是大明的東江鎮總兵,只是他血統屬於朝鮮人。他帶的部隊打下的地盤都是屬於大明的),負責封堵松嫩平原往長白山區撤退的各項隘口。

之所以安排這一路,也是考慮到大明嫡系部隊當中,缺乏對長白山區地理形勢比較瞭解、深諳長白山區山地戰的部隊,只好借用一部分朝鮮的族人補強。

這四路,最弱也有兩萬人,豪格如果只靠自己的兩萬滿兵去打,哪怕“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那也是沒戲的。

他連明軍總兵力的四分之一都打不過,別說車輪戰了。

說句難聽的,如今豪格手頭還剩下的兩萬滿兵,絕對不能按奴兒哈赤黃臺吉時候的戰力比,甚至遠不能跟多爾袞入關時期的滿兵比。

現在剩的那兩萬人,是積年老兵死了又死、預備役重新拉上去湊數的,根本沒法保證兵員質量,已經到了是個成年男人就得當兵的程度。其中百戰老兵餘生,不超過三分之一,

還有三分之一是年紀大了體力衰弱或者有傷殘,最後三分之一則是剛剛成年或者原本領鐵桿莊稼養尊處優沒實際上戰場殺過人。

而且,清軍的武器裝備還明顯比明軍騎兵差!

豪格只能指望把兵力規模再擴充一下,拉起五萬人,去集中衝明軍其中一路兩萬人,如果能衝破包圍,那還能逃一條活命。

至於那些漢蒙兵會不會如同牧野之戰奴隸倒戈一樣臨陣反殺,已經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

豪格希望發揮內線作戰的優勢,挑個機會各個擊破明軍,明軍當然也知道這種風險性,所以四路大軍斥候都撒得很遠,很注重保持各軍行進速度的步調一致,以免出現某支部隊太早趕到戰場、白白給敵人太多時間差。

畢竟,大明已經遭遇過幾十年前薩爾滸大敗的教訓,吃一塹長一智,在協同步調方面的重視,已經拉到了無以復加的程度。

四路明軍之間,幾乎每天都會派出日行三百里的斥候互相通訊聯絡,確認各自的位置、已經偵查到的敵人位置,並且重新同步。

只恨這個時代沒有無線電臺,否則幾支進攻途中相隔兩百里以上的部隊,也能瞬息通訊,知道友軍的實時位置了——

歷史上,西方戰術從拿破崙時代的“內線優勢”演化到毛奇時代的“外線優勢”,所仰賴的兩個最重要的技術突破,就是無線電和鐵路,有了無線電外線作戰的部隊才能實時知道友軍機動到哪兒了,有了鐵路,才能確保知道位置後能最快排程趕過去。

這兩項技術出現之前,內線確實是有一定優勢的,外線一方無法徹底彌補,只能是靠頻繁快馬通訊減輕症狀。

而天意似乎也在幫助大明,因為這一戰的戰場,也遠比當年薩爾滸之戰更平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齊襄

塔蘭託

全職獵人:開局繫結一座監獄

絕世小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