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9章 兵臨瀋陽,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轄區維持大清統治。

後世的吉林省地界上,如今最大的城池還是吉林縣,至於後世的省城長春,眼下根本就是一個農村——

長春要到鐵路發明後,隨著羅剎人和倭國人在東北亂修鐵路,最後需要一個連線南滿北滿鐵路的樞紐,才催生了長春這座完全新生的城市。

在鐵路出現之前,松嫩平原上的政治核心,就只有吉林,那裡駐紮著寧古塔將軍,歷史上要再過幾十年才改名叫吉林將軍,而治所也會隨著滿清對東北的開發、漸漸往後世的牡丹江一帶移動(歷史上有新舊多個寧古塔,地方一直在變)

豪格聽了雙方的言論,一時還舉棋不定。

從安全性來說,儲存實力確實是最重要的,全族就那麼三萬滿兵了,老弱婦孺二十來萬,根本傷不起。

滿清統治下的遼東漢人人口,原本就有一百多萬,後來清朝放棄關內時,又擄掠了六十萬人口過來。後來又損失過一些,比如寧遠錦州等地被端就各自少了幾萬人口,這次錦州又被攻破又是幾萬人丁被擄。

但不管怎麼說,滿清治下加起來還有一百五十萬左右的漢人。

不到三十萬的滿人要統治一百五十萬漢人,已經超過一比五的比例了,滿人男人數量還尤其少,這局面本就及及可危,再跟明軍打一仗硬仗,那簡直就是坐在火藥桶上。

可是,如果不戰就放棄廣寧,海州,甚至放棄盛京,又實在說不過去,大清好歹也是一個帝國,是稱帝的,哪能不戰就放棄祖宗龍興之地呢,這比放棄北京城還難以接受。

當初大明都能君王死社稷一下,北京丟了的時候崇禎還殉國了,他大清以尚武聞名,能比大明還慫嗎?

豪格猶豫的同時,卻不防清廷內部還有一些對他不滿的人,也想推諉塞責,保住朝廷體面。只是那些人也都以大義名分說事,請他帶領王師出擊抗擊、拒敵於遼河以西。

而順治帝福臨,如今登基也十年了,今年十六歲,雖然母后被處死了,但他這年紀差不多也能親政了。過去三年的休戰,讓福臨和親大哥之間的隔閡也漸漸變深。

只是順治畢竟長於深宮,就算接受過治國教育,那也僅限於文治,而且只是理論層面的。要說打仗知兵,那比大哥豪格還是差太遠了,所以順治對軍隊的直接掌控,至今還是不怎麼樣的。

這次面對朝中爭吵,順治難得發表了一下自己的意見。他也不敢跟大哥直接鬧矛盾,從頭到尾只是拿大義名分說事,希望豪格可以統領天下之兵,救國於危難之際。

豪格既然掌了權,被道德綁架得下不來臺,只好跟嫡系心腹密謀商議,最後定了一個計劃,假裝硬著頭皮出兵迎擊了。

他帶走了盛京周邊大部分的主力部隊,還有細軟財物和精良裝備,拖拖拉拉前往廣寧。但在豪格抵達之前,明軍李定國部就渡過了遼河,攻破了廣寧,在廣寧又殲滅了清軍滿漢兵數千人。

豪格只好“迫不得已”假裝退守海州,但實際上並沒有沿著遼河岸邊紮營佈防。

海州的城池是並不瀕臨遼河的,一般要在海州設防防止敵軍逆遼河而上直插盛京,就得在河邊沿河紮營、跟海州城池成掎角之勢。

豪格把遼河岸邊的要道讓了出來,這就等於是給明軍直接繞過海州、直撲盛京的空檔。

吳三桂一看,覺得這是豪格使詐,說不定想誘敵深入、然後再斷明軍後路,所以想先攻海州,一步步拔除沿途兩側的危險,最後再直撲盛京。

但李定國敢於冒險,而且他透過戰前的偵查,以及對當地百姓情報來源的梳理,確認了豪格帶走了盛京大部分主力部隊來迎擊,所以盛京城內肯定空虛。

於是李定國就仗著明軍有水師之利,大船可以掌握遼河的航行權,哪怕孤軍深入被斷後、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

大王你聽我說

南齊小王爺

山河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