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2章 亞洲第一海戰,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優勢還是很明顯的,他們畢竟是在家門口作戰,可以把所有大小戰船全家老小一波流壓上去。
鄭、阮福聯手一共拿出了八條蓋倫戰艦,二十餘艘重型卡拉克戰艦,還有三五十艘三角帆、拉丁帆的小型西洋炮艦,加上茫茫多的只裝了一兩門炮的廣船,這已經是越南海軍的傾國之力了。
相比之下,若是此番被鄭成功逃回國內、整備齊全後再殺出來,那麼鄭成功也能帶很多中小型福船廣船助戰。
然而此番恰恰因為是他遠洋歸國途中,那些二百料以下的戰船沒有遠航到緬甸再回來的適航性,等於是鄭成功自動廢掉了鄭家大量的小船戰力,只能全靠大中型遠洋艦隊獨力作戰。
鄭根觀測之後,只看到鄭成功這邊有2條最大號的80炮風帆戰列艦、4條小一圈的66炮風帆戰列艦(他並不知道這種船名字叫風帆戰列艦,此前沒見過),
6條38炮風帆護衛艦、12條24至32炮小型風帆護衛艦,全部戰力也就是24條炮艦。其他都是一些火力不足的大型運兵船,普遍只有10炮以下,足有好幾十艘。剩下的運輸船,都被鄭成功留在緬甸,用於為李定國留下的佔領軍維持伊洛瓦底江後勤航線了。
從數量上看,越南海軍大船約有三十餘艘,還有拉丁帆西洋炮艦五十艘,普通廣船數百。鄭成功大型炮艦才24艘,沒有小型炮艦,運輸船也比越南海軍少一個數量級。
鄭根覺得自己很有機會,事到如今,也只有硬著頭皮上了,狹路相逢勇者勝。
……
雙方艦隊先鋒之間的距離,很快接近到了十里之內,隨後八里、七里一邊快速短兵相接,一邊各自調整著陣型。也正是到了這個臨門一腳的時候,鄭根才注意到,鄭成功的船隊隊形展開方式,跟他很不一樣。
這個時代,西方還沒有出現“風帆戰列艦”,那玩意兒原本要到18世紀30年代的七年戰爭時,才算是徹底成熟。在那之前幾十年的第三次英荷戰爭中,英荷雙方各自在實戰中摸索升級軍艦,漸漸摸索出戰列艦的優勢,這才算徹底淘汰了高艉樓的蓋倫炮艦。
所以,在這個時空,大明反而成了戰列艦的發明國。而既然西方沒有戰列艦的概念,也就不會出現t型橫隊的對炮戰術。
雙方就算開炮交火,也都是各自對頭衝擊,然後錯舷而過時互相轟擊。要不就是跟當年英西戰爭那樣,玩拖刀計。
因為這個時代的艦炮射程實在太近了,滑膛炮的準頭更是垃圾,海浪又顛簸,所以絕不可能隔著一兩裡地對轟那種,很多時候對炮距離也就在兩三百步甚至更近。
都這麼近了,還怎麼拉戰列線?當然要一對一單挑,捉對廝殺各自為戰。
可是,就在雙方接戰前,鄭成功卻提前讓他的艦隊轉向、讓那二十幾艘炮艦分散往左右兩翼,似乎是打算突前包抄鄭根。只留下了那五六十艘大福船大廣船在中軍,放慢了速度攔住正面去路。
“鄭成功這是對他的護航炮艦非常有信心,只靠打頭的這24艘炮艦,就敢衝我的主力了?所以把其他雖多卻火炮不足的笨重運兵船,留在中間減速慢行?他就不怕這24艘炮艦被我分批各個擊破麼?”
鄭根內心閃過一絲不可思議,他當然看出了鄭成功這個戰術的特點,那就是笨重少炮的船不容易被纏住,還能利用兩翼包抄的優勢咬住越南海軍。
但這個戰術的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兵力會分散,無法集中優勢兵力同時進入戰場,打成了添油戰術。分兩翼包抄的24艘炮艦交戰時,龐大的中軍根本幫不上忙。
鄭根不由內心火熱,立刻打旗號要求己方艦隊別管隊形了,趕忙以怎麼快怎麼衝的方式,儘快逼近鄭成功的炮艦船隊,爭取利用時間差先殲滅鄭成功一部。
於是所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