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7章 南京大學,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就讓史可法為大明發揮最後一點號召力吧。

……

數日之後,在南京朝廷的又一次朝會上,負責文教工作的禮部尚書顧炎武,正式提出了設立“南京大學”的奏請,希望朝廷能順應時勢,與時俱進,設立新學。

除了顧炎武之外,已經另外升調其他清貴閒職的吳偉業,也表達了附議,並且補充了一些奏請細節。

吳偉業曾經是朱樹人在國子監時名義上的授業恩師,後來朱樹人掌權後也讓他擔任禮部尚書,他升調走之後才讓顧炎武補上來的。

顧炎武執掌禮部時,工作政績的重點在外交,而吳偉業執掌時,政績的重點在文教。所以讓顧炎武和吳偉業一起互為表裡,這個建議才更有說服力。

因為學界的幾位主要泰斗都支援設立新學,所以朝堂上的第一輪博弈推進得也比較順利,並沒有人直接跳出來表示反對。

而朱慈煜也裝模作樣地表示茲事體大,要請教一下史閣部的意見。

眾人看到很久沒來上朝的史可法,今天居然都被人抬來了,哪能不知道這是小皇帝銳意進取,自己想推進改革了。

史可法當眾表達了自己的支援,最後朱樹人也定海神針拍板,“開始籌備新學”這個意向,也就先被敲定了。

反正還只是一個辦學意向,後續具體怎麼辦,人事如何安排,待遇如何,都還沒說呢。既然一切都還不清楚,就算有老狐狸想反對,也不會這時候跳出來。

朱慈煜便宣佈,回去後讓禮部和吏部、工部好好會商新學的籌辦事宜,拿出細化方案,後續幾次朝會,還會重點討論這個議題。

……

明朝慣例一般是三日一朝,不過實際上如果不是多難之秋,一般只會減少不會增加。比如萬曆就是典型的經常不上朝,而崇禎時因為都快亡國了,倒是增加過上班頻率。

如今天下還算太平,皇帝也就依然三日一朝,或者偶爾間隔一次。如今因為禮部吏部工部比較忙,需要討論細化方案,朱慈煜就給朝臣們減負,後續幾次都隔一次上一次朝,六天一彙報。

因為留下的討論時間比較充裕,短短兩輪朝會日之內,相關的訊息難免就開始在南京城內傳播。

高層的老狐狸其實都還能按兵不動,但一些最容易被當槍使的基層衝動秀才舉人監生們,反而坐不住了。有些人就開始議論朝政,覺得貿然舉辦新學不好。

還有人得到訊息,說朝廷最近從西洋招攬了一批搞算學物理的學者,要跟科學院的人中西合璧,未來一起承擔南京大學的教學研究工作。說不定秀才、監生們未來還得被那些不通四書五經的粗鄙學者管束。

傳得更誇張的訊息,甚至有說朝廷有打算廢除舊式科舉,甚至未來新學的入學考核,就只用考核算學和其他格物之學,不用考四書五經了。

於是,一大群監生秀才等基層功名學子,就被人當槍使了,有想“公車上書”的,有想抨擊時弊的,在南京城裡鬧出一些零碎衝突來。

朝廷一開始也沒正面回應,因為本來就是子虛烏有的事兒,有什麼好回應的。大約十八天之後,南京大學的初步辦學思路整理出來了,朝廷才明發天下,然後來清算一下這段時間的謠言。

然後,南京城內外,就有數百名秀才和監生被抓了,周邊的鎮江揚州常州,也各有數十人涉事。都是錦衣衛拿到了確鑿的證據的。

一開始士林譁然,還以為又是特務政治殘害讀書人了。但最後朝廷給出的處理意見非常明確:不是不允許品評朝政得失,但是不能造謠,把朝廷根本沒有打算推出的政令,子虛烏有捏造扣到朝廷頭上。

而這些人的罪名,恰恰是造謠。

因為按照朝廷公佈的南京大學辦學計劃,朝廷並沒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相父安心養老,和約阿斗去籤

大王你聽我說

南齊小王爺

山河北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