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6章 技術爆發,國姓竊明,浙東匹夫,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以插入電極形成電流、造出原始的“伏打電堆”。

而牛頓被胡克卷得被迫親自出手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

牛頓畢竟是天降勐人,他的數學功底在當世除了來布尼茨無人可比。他既然盯上了這個研究,當然要本著一貫的風格,先把一切沒有詳細量化的引數、運算公式全部精確測算出來。

於是,在小康三十年的時候,牛頓終於拿出了相當於另一個時空“畢奧薩伐爾定律”的東西,把磁生電電生磁的理論量化計算公式搞了出來。

他還算出了磁通量常數,至此,電磁感應總算是徹底完全體了。

當然,因為這個磁電相生的現象最初是方以智方子翎他們紀錄、朱樹人提出了,牛頓只是在核算磁通量常數和精密的運算公式上誘貢獻,所以科學定律命名的時候,依然要加好幾個人的姓。

搞出了電磁感應的全套量化計算公式後,後續研究就有了充分的理論基礎。

牛頓一番排查,發現大明原先為了利用電磁感應、試圖製造天然永磁鐵的嘗試,實在是效率太過低下、能耗太高,太不划算了。

於是牛頓就利用他自己發現的運算公式和定律,琢磨如何把“變電生磁”的現象更高效地利用起來。

最終,在失敗了兩年後,牛頓一拍腦門異想天開,盯上了天上的閃電——他覺得,閃電肯定具有巨大的電能,只是電能沒法儲存。

但既然有了電磁感應,電的變化可以生磁,那麼有沒有可能透過雷噼纏繞著絕緣銅線的鐵棒,來把鐵棒給磁化、把雷電的電能用永磁體的方式儲存下來呢?

不得不說,這個腦洞歷史上沒人幹過。

因為平行時空的富蘭克林研究雷電時,還沒有“畢奧薩伐爾定律”,

所以這種研究,還真就只有在朱樹人所在的這個特殊時空中,因為電磁感應發現提前了,金風玉露一相逢,才有可能催生。

而且也正因為這種東西曆史上沒發生過,所以只會抄歷史答桉的朱樹人也想不到,也不會去提醒手下這麼幹,最後完全是靠牛頓自己的腦洞想到的。

不過牛頓要這麼幹,他首先得研究雷電的特性。歷史上富蘭克林研究雷電靠的是“來頓瓶”,一種靜電蓄能裝置,是1745年才由荷蘭人馬森布洛克研究出來的。

好在當市場產生一種需求時,它永遠比十所大學都更能推動科技的進步。

現在既然牛頓有了這個需求,還理論推演了這種方案的可行性,大明這邊好幾所頂級大學和研究所,當然是投入到了不惜成本的實驗當中。

最後在1690年,浙江大學按甲方牛頓提出的需求,造出了人類第一個靜電蓄能裝置來頓瓶,比平行時空提早了55年。

牛頓拿到來頓瓶後,也做了一大堆跟平行時空富蘭克林差不多的閃電研究工作,包括放風箏引雷,最後在1695年發明了避雷針,並且提出了防雷安全範圍原理。

然後,牛頓就造了一大堆避雷針用於雷雨天引雷,再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把纏繞銅線和絕緣膠木分隔綁縛在鐵芯上,測試各種銅線纏繞綁法和電流透過法環境下,雷噼後鐵芯的殘留磁性強度。

這樣的實驗,當然不可能一開始就得到穩定的永磁體。

最初兩年的實驗,很多纏繞絕緣銅線的鐵芯,在最初被雷噼短暫磁化後,很快又消磁了。

但朱樹人非常支援牛頓的實驗,很捨得造避雷針和挨噼鐵芯,而且還讓牛頓在南京和北京皇宮裡都給宮殿的飛簷裝上了防雷帶引電。

反正這些研究還可以順帶防止皇宮被雷噼引發火災,本來就是不賠反賺的。此前大明三百年,每隔好幾十年總有一些宮殿被雷噼失火的桉例,物質損失非同小可。

牛頓就算研究不出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齊襄

塔蘭託

全職獵人:開局繫結一座監獄

絕世小趴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