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節,盛世文豪,木蘭竹,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說先立業再成家,不願於讀書一事分心之後,張嶽便做主把問到他這邊的人都擋了回去。
雖然男子十四五歲成親的挺多,但二三十歲成家的也不少。除非家中早早定下的,許多人都是考中進士之後才成家。
張嶽覺得,自家弟子前程無量,現在提親的那些女子都委屈他了。待他高中進士,想來那些世族勳貴的嫡女都是可以娶的。
現在餘柏林不過十四五,即使磨礪幾年,也不過弱冠而已,年輕的很,完全不用急。
張嶽表明態度之後,世族勳貴都是要臉的,別人不願意,他們也熄了心思。
但一些層次沒到的人,比如富商或者某些豪門旁支之類,可不願意放手。
就算餘柏林不願成親,身邊侍妾丫鬟暖床人總是可以有的吧?一時間,想要跟餘柏林“偶遇”的人數不勝數,秦樓楚館中透露出傾心餘柏林的女校書們也是數不勝數。
餘柏林煩不勝煩。
餘柏林雖動了採買下人的心思,但封蔚自告奮勇要為餘柏林找些合適的,餘柏林就還等著。現在伺候的人都是封蔚王府過來的,護衛也是。
所以很多麻煩都是王府護衛偷偷解決。封蔚則每天用這些事嘲笑他。
餘柏林鬱悶,再這樣下去,都沒辦法精心讀書了。於是他乾脆閉門謝客,只說準備科舉。
倒有人說餘柏林居然想參加下一屆科舉,實在是狂妄。少年舉子常見,少年進士可難得。
餘柏林卻認為,真槍實彈的考場練兵,比自己悶頭讀書進步更快。至於落榜什麼的,又不會少塊肉。他從不在意流言。
張嶽本也勸餘柏林再磨礪幾年,後聽餘柏林只是下場練習,對得失並不看重的時候,想了想,同意了。
看餘柏林樣子,確實對能否考中並不在意。那麼下場試試水,為下一次科舉積累經驗,也不錯。
他教自己孩子的時候,也是讓他多經歷實戰考試。有時候,科舉心理素質,比自身本事更重要。
餘柏林閉門謝客之後,紛紛擾擾終於少了不少。
他也終於可以靜下心來,編寫他的書了。
若他想要下屆科舉一舉中的,立言必不可少。如今他已經是解元,所立之言應該傳播更廣。
若他年歲再大一些,比如有尚書經魁那種年齡,做集註都是可以的。現在他還是隻能做個偽裝,用識文斷字掩蓋做注的事實。
……
院子裡閒雜人等少了,大寶和小寶又開始往這裡跑了。
後來不知道皇帝和皇后什麼心思,大寶小寶光明正大的養在了德王府。
皇子幼年時期養在宮外並不少見。無論本朝前朝,都有皇子養在宗室王爺或者妃嬪孃家的先例。
但太子養在宮外卻沒見過。
而且德王府還沒個女主人,德王自己就是半大的孩子,哪能養孩子?
若皇帝在朝堂中提出來,估計一些大臣能去撞柱子。
可皇帝暗搓搓的就讓大寶小寶住到了德王府上。
大臣們心裡很堵。
皇帝光明正大,他們卻不能說自己知道了。
因為皇帝是光明正大私、下送孩子。
他們要怎麼說自己知道皇子出宮的事?扣上個窺伺宮闈的帽子,那可是大罪。
封庭登基不過大半年,已經漸漸在朝堂上積威。現在,再無人以為這個皇帝好欺負,能成為他們的傀儡。
一些老臣不由感慨,不愧是皇長孫,被武宗和光穆太子親自教養,當皇帝培養。
大寶和小寶就這麼堂而皇之的養在了德王府,朝臣們對德王受皇帝陛下寵愛信任的程度又有了新認識。
但是他們卻不知道的是,封蔚只會帶著孩子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