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節,盛世文豪,木蘭竹,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當這兩人把餘柏林之事傳出去之後,其餘人知道那逛園子的少年郎便是餘柏林之時,其鬱悶程度,讓那兩人心裡好一陣舒爽。
至少他們慧眼識珠,讓餘柏林留下了字畫了啊。
園林再多,出名的也就那幾個,再加上園主身份限制,餘柏林不可能各個都去拜訪。最終逛完想去園林,也不過花費了幾日而已。
餘柏林算算自己在蘇州待的時間已經夠久,留在別宮侍衛也該擔心了。便與書院老師以及陳沛告辭,與封蔚回到杭州。
……
這時,餘柏林到江南,已經一月有餘,離離開京城,已經兩月。
因有李湘陵所給訊息,和那死去之人留下證據,劉淳進展很快,對江南官場之事,已經掌握大概。
封蔚與劉淳商議之後,覺得此事正是回京之時。
他裝作已經收集好證據,啟程回京,讓江南官員們鬆懈下來。劉淳則留下,繼續完善手中證據。
商議好之後,封蔚又與皇帝陛下通訊,待皇帝陛下同意之後,封蔚便大張旗鼓的表示該回京了。
江南官員:你特麼的逗我?
自封蔚來到江南之後,就未曾與任何官員見面,連一次公開的吃喝應酬都未參加。
封蔚下船之後便託身體不適,到了別宮就閉門謝客。一閉門,就直接閉到現在離開。
他連兩江總督,江南巡按都未曾接見,更別說其餘官員,衙門更是一個都沒去過。
難道德王全是一個一個私訪來著?
他到底見了什麼人?
江南這些大官終於坐不住了。
他們本來認為,德王就算私訪,好歹也會訪到他們頭上,因此穩坐釣魚臺,德王不急,他們也不急。
現在德王說他要回京了。這些人就矇蔽了。
連已經被劉淳拜訪過的人都矇蔽了。
他們根本就不信劉淳才是主事之人,還以為劉淳只是德王手下輔助之人呢!
劉淳:都說明白了你們不信怪我囉?
德王可不管那一群江南高官堵在門口,反正他要回京了,有本事派人把他扣留下來啊?
那一群高官能嗎?當然不能。
德王說他要走了,大搖大擺的走了,他們連坐挽留都不可能。
挽留要怎麼說?王爺!別走啊!留下來繼續玩啊!我們還沒請你吃飯聽戲呢!那一群瘦馬也還沒塞給你呢!
德王說,不理你們,我走了。
於是他們眼睜睜的看著德王的船隊慢悠悠的走了,仍舊是走走停停,速度慢的很。
江南官員們心裡又琢磨了。德王這該不會是假象吧?說走其實沒走吧?只是為了讓他們放鬆警惕吧?
事實上,封蔚還真沒走。
他在江南又玩了些日子,比如揚州什麼的還是要去一去的。
終於玩夠之後,封蔚和餘柏林回到船隊,終於朝著北方前行的速度終於快了一點。
但他們也沒有直接回到京城,而是將船隊開到了金陵,又在金陵玩了一陣子,還去欣賞了十里秦淮。
不過為了不暴露身份,兩人只是看了看景色遊了遊船,沒有去捧什麼名妓的場子。
德王的船隊駛到金陵的時候,把金陵的官員嚇了一跳,立刻來碼頭迎接。
然而他們並沒有迎接到人。船隊為首之人道,德王不在船隊,另有事在身,他們只是停留在這裡等王爺回來,諸位大人請回吧。
這訊息一傳出後,無論是江南官場,還是金陵官場,都是一陣子雞飛狗跳。
江南官員更加確信德王還留在江南,要抄他們的老底,根本只是障眼法;金陵官員則猜測皇帝陛下是不是不止要整治江南,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