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薇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05頁,女扮男裝被發現後,八月薇妮,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儀瑄先開啟的是老師的那封信。
他以為王紈在臨去世之前只給了自己留了絕筆,誰能想到,王大人竟然會給宋皎——他的仇人寫信。
才展開信紙,就如同無數次他看著王紈的信一樣,一股久違的踏實安穩之感撲面而來。
太子定了定神,才又繼續看下去。
在信上,王紈告訴宋皎,他知道宋皎只是奉命行事,而且宋皎的所作所為,並無什麼挾私報復的嫌疑,亦未在律法之外,而他自己的選擇,也是深思熟慮之後所做出的,跟宋皎無關。
這些話,倒是在太子意料之中,畢竟王紈從來是這般光風霽月,心底無私。
但是接下來的話,趙儀瑄便有些詫異了。
王紈向宋皎說起了他。
太子錯愕的,目光幾乎都有些散亂,再度定神看去,見王紈寫得是:
信王殿下本精金良玉,至真至純,假以時日,必將龍躍鳳鳴,大有可成。
但正因殿下過於重情,或恐因老朽之事為難於宋侍御,請侍御以大局為重,善為迴避,勿要讓殿下因此事而毀人、亦自毀之。
我已年邁,無所顧慮,唯一掛礙者便是殿下。侍御乃程御史門下,有低眉之性情,怒目之手段,他日老朽不在,侍御若肯替老朽顧看殿下一二,莫要使鳳姿墜塵,龍翱折墮,則老朽當於泉下含笑矣。
太子捏著這張信紙,半天沒回過神來。
王紈跟程殘陽之間是有些私交的。
平日裡當然也見過宋皎,但並不很熟絡,只見她生得很好,性子溫溫和和,相處起來亦叫人如沐春風的很舒服,便以為程殘陽不過是收了個小徒弟聊以自慰,調劑而已。
直到宋皎審了王紈的這件案子,在眾人都退避縮手不敢靠前的時候,只有她肯接手,在所有人擔心她會礙於太子的面子而輕拿輕縱的時候,她卻一絲情面不留。
可以說王尚書就是因為此案,而對宋夜光刮目相看的,也才知道程殘陽門下不收無關緊要之人。
他信裡的「低眉之性情,怒目之手段」,卻也出自一個佛門典故。
完整的一句話是——菩薩低眉,金剛怒目。
典故中說:金剛怒目,所以能降服四魔,菩薩低眉,才有慈悲六道。
王紈見宋皎素日的性情為人,便當得起一個菩薩低眉,而她斷邪判奸,那種無私無懼,卻是金剛怒目的手段。
雖是相見恨晚,但王紈覺著這樣的人,若是能夠在太子身邊,或許會比他更能夠相伴太子殿下長遠。
當然,這一切都需要時間。
最後的這段話,最讓太子震驚。
王紈不放心太子,這個不需要王大人說出來,太子也能從字裡行間看的出。
但是王紈竟然……是有意讓宋皎幫他看顧自己?!
為什麼王紈會這麼想,為什麼他會如此信任宋皎?信任一個……間接地送他去死的人。
趙儀瑄看得出來,這一切源自於王紈對自己的擔心。
就如同王紈留給他的那封信一樣,字裡行間,諄諄教導,期望太子不必沉湎於過去,希望太子可以有所作為。
如今才知道,王紈甚至給他找了一個「繼任者」,希望在自己離開之後,此人能夠代替他看護太子。
而且這個繼任者,竟是宋皎。
趙儀瑄足足地沉默了半個時辰。
他把那封信看了又看,幾乎能背了。
他想起了之前第一次召見宋皎進東宮,兩人關於王紈的那番「辯論」。
當時只覺著宋皎自不量力,妄自揣測,興許還是替她自己「辯解」,現在才知道她所說的……亦是別有深意。
忽然太子心想,宋皎先前沒有透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