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薇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55頁,女扮男裝被發現後,八月薇妮,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儀瑄忙道:「兒臣是說,夜光是知道進退的,父皇不必擔心這個。」

皇帝盯了他一陣,慢慢嘆了口氣:「宋夜光是有能耐的,得虧她的母族凋零,倒也不用擔心這些了……」

如果太子過於寵愛宋皎,將來為妃為嬪之類的,便可能弄出些外戚來,如今那跳的最高的宋申吉竟死了,家裡只有弱弟跟一個舅舅。

皇帝早叫人把宋家的底兒查了個明白,魏子謙的人品是沒話可說的,宋明也是個虔心志誠的,所以皇帝在這方面很放心。

趙儀瑄聽皇帝忽然像是誇讚宋皎,疑惑地問:「父皇怎麼又說起這個來了。」

皇帝推了推手頭的一疊摺子:「你過來看吧,這些,都是這一兩天裡陸陸續續送來的,西南各地的摺奏,巧的很,都跟宋皎有關。」

太子滿心疑竇,上前拿起最上面的一份,竟是來自孟州府,說的正是宋皎經過孟州,肅清孟州三鎮之,並解救那些無辜少女並幫他們找回家人等等,言明百姓們感激涕零,求皇帝開恩特赦。

又一份是按察御史,在西南三州的暗中巡查,言明太子跟宋按臺行經之後,局勢安穩,百姓們均盛讚太子之德。

再兩份,卻是寧州豐知府以及驛馬縣的林知縣的摺奏,說的是自從宋皎去了迢沂山調劑,西南九夷同本地百姓們的關係日漸融洽,大有改觀。林知縣更是洋洋灑灑,不吝盛讚,簡直近乎諂媚——按照西南地方發來的時間推算,林知縣寫這摺奏的時候,正是宋皎女扮男裝訊息傳出,眾人都以為她必死的時候,若不是因為這個,簡直讓人懷疑這林知縣是在拍什麼大人物的馬屁。

但一旦知道這時間點,便會清楚,林知縣是真心實意地拜服而願意賭上身家性命來為宋皎求情。

太子在看這本的時候,心裡格外地記住了這個名字,畢竟當時他已經先回京了,誰知道宋皎跟這姓林的是怎麼相處的,這混帳居然敢如此露骨的替宋皎「求情」。

另外一份,則是寧州成安的江稟懷了。

這倒是個熟人,太子的頭皮一陣陣發麻。

比起林知縣的真情流露,江稟懷的摺子便剋制很多,以理服人,語重心長,看著並不像是個小小知縣的口吻,倒像是什麼憂國憂民的老臣。

但就算如此,太子仍是從那大氣凝重的字裡行間底下嗅出了一點藏的很深的綿綿情意。

太子看摺奏的時候,皇帝在旁時不時地打量太子,卻見他並沒有自己想像中的那樣歡天喜地,反而時不時地眉頭緊皺,露出一副要咬人的樣子。

皇帝忍了又忍,終於按捺不住地問道:「怎麼了,這麼多人替宋皎說話,你不高興?」

趙儀瑄把摺子放下,是一張生無可戀的臉:「兒臣當然高興的很。」

皇帝盯著他那張臭臉看了半晌,硬是想不到太子殿下是在吃醋,而只是哼了聲:「本來朕想著,有這麼多人給宋夜光求情,足見她確實是難得的……而且她已經在東宮有段日子了,又新喪了父,倒是該提拔她一下。」

太子的耳朵抖了抖:「父皇您說什麼?什麼叫……提拔?」

皇帝呵斥:「這都不懂?當然是要正經給她個名分,免得將來她肚子裡的……對不上日子。」

趙儀瑄眉開眼笑:「父皇果然聖明,那不知要給個什麼名分?」

皇帝想了想:「奉儀之類的,有點低了……良娣怎麼樣?你東宮兩個奉儀,兩個良娣,倒不錯。」

太子的眉頭皺了皺。

「你不滿意?」皇帝掃著他。

太子擺出了要討價還價的架勢,挑剔地說道:「這麼多摺子,這麼些諍臣,這幾十車的好話,只換一個良娣?」

皇帝欲笑又止:「那你說怎麼樣?」

「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蟲族之隨遇而安

蟲子吃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