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改制
於秋隕S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七十七章改制,三國:我在季漢當丞相,於秋隕S,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部分,其一為政,其二為軍。”
“會造成多大影響,阻力有多大?”
與其說是在問阻力,倒不如說是問會觸犯多少人的利益。
“我先說,你且參詳一番。”
張恆理了理思路,緩緩開口道:“其一,如今的州府制度,應對一州之地是足夠了,但隨著咱們的地盤不斷擴大,其間便有了阻礙,政令無法快速傳達,更遑論上行下效。
我意,效仿朝廷尚書檯,分設六部,各司其職,各有所序,以提高政務效率。”
聽明白張恆改革的大致綱領後,荀彧不由舒展了眉頭。
若只是簡單的人事變動,倒是不會引起大的反彈,而且有成例在前,阻力自然會小很多。
漢代的中樞系統分為三公九卿和尚書檯,這是一道簡潔且高效的行政班子,除了監察力度不夠之外,其他倒還好。
但是到了州府層面,行政許可權就有些模糊了。
刺史下面,只有諸多從事,每一位都沒有明確的許可權職能。手中有多大的權力,全看君主的信任程度。
就比如說,如今的荀彧和糜竺,硬要算起來都算是徐州從事之一,但手中的權力根本不可同日而語。
張恆要做的,就是明確職權,以此提升行政效率,打造一個完整的官僚體系。
漢代的尚書檯,設有六部尚書,分管六曹,這便是隋唐之後三省六部制的雛形。只不過這些尚書都屬尚書令統轄,位卑秩低,手中許可權並不夠大。
既然有了尚書檯,張恆設立的新機構,就得重新取名。
任何改革都要根據當前的形勢變動,不可能一蹴而就。以目前的程度,張恆縱有後世的知識體系打底,也只能領先時代半步而已。
“我意,在州府之下設立政務府,府令一人,秩千石,主掌政務。另外擇賢良數人入府,參政事。政務府下設立六部,分別為禮、吏、工、戶、刑、商,每部一位尚書,兩位侍郎。”
“這不就是尚書檯的六部功曹嗎!”郭嘉說道。
“不錯,正是仿效朝廷中樞設立,如此才能明確職權,提綱挈領。”
荀彧沉思片刻,開口道:“若如此改制,倒是不至於引起反彈。只是,仿照朝廷尚書檯規格,終究逾矩,此事如何解決?”
“請玄德公上疏,請求朝廷下放許可權便是,此事不成問題。”
“但如此一來,政務府許可權難免過大,這六部尚書的人選,子毅可得好生斟酌。”荀彧面色凝重道。
“許可權雖大,卻也相互制衡。且有府令與入府之臣在上,倒不至於權力失衡。唯一值得商榷的,便是政務府令的人選,非王佐之才不可擔任。”
荀彧點了點頭,他當然明白這個位置的重要性。
如此改制之後,政務府令幾乎就等同於朝廷的尚書令,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正想著,荀彧忽然發現張恆把目光放到了自己身上,頓時就明白了。
張恆拱手笑道:“若文若無異議,待到招賢考試結束後,我便稟報玄德公,拜文若為政務府令,總領徐州政事,如何?”
“我才疏學淺,恐難勝任。”荀彧趕緊推拒道。
郭嘉笑道:“行了,文若也別客套了,除了你還有何人能擔此要職。”
“若主公不棄,為人臣者,自然該鞠躬盡瘁,至死方休!”荀彧認真道。
見荀彧應了下來,張恆與郭嘉相視大笑。
“好,那此事便這麼定了。”張恆笑道,“至於入府之臣與六部尚書的人選,咱們可以再議。除此之外,我還打算設立督察院,以監察御史為首,負責糾察風紀,彈劾百官,凡有不法之事,皆可越級上報,只對玄德公負責。”
“應該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