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五章 萬斤糧田是如何煉成的,國士無雙,驍騎校,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字很快進入視線。
這個人叫阮銘川,是省裡臭名昭著的右派頭子,曾擔任省報領導,更是知名老報人,北洋時期就是名記者,也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寫出這樣犀利的稿子來。
公安人員找到了阮銘川,他現在是縣裡報社的一名勤雜工,對於民警的造訪,阮銘川似乎並不驚訝,不用嚴刑逼供,不用比對筆跡,他就承認了那封稿件是自己所寫,忘川是自己的筆名。
右派頭子居然寫出歌頌社會主義農業大生產的稿子,實在奇怪,公安機關和宣傳部都不敢擅自發落,上報縣委書記。
楊樹根說,我縣的筆桿子太少,在宣傳上力度不夠,缺少這樣能寫稿子的人啊。
宣傳部長說:“可是右派不敢用啊。”
楊樹根說:“沒關係,讓他寫,但不能用他的筆名,換一個名字,稿件要經過三層審批,報社總編先看,宣傳部再看,我終審,確定沒有問題可以用,要嚴防出現類似藏頭詩之類的政治問題。”
宣傳部長說:“還是楊書記有辦法。”
……
地委、省委接到南泰縣的喜報後,決定實地考察,親自驗收,縣裡接到地委的通知後立刻進行部署,楊樹根親自掛帥,在全縣徵集紅旗和鑼鼓,把各鄉的宣傳力量集中到苦水井,由李花子統一管理,營造出一個熱鬧的氣氛來。
李花子精神百倍的投入到接待工作中去,他在麥田附近臨時搭了個觀景臺,上面蓋著遮陽布,中間是毛主席的畫像,兩邊是紅底白字宣傳幅:“農業大豐收”,“工業放衛星。”
會場上插遍紅旗,鑼鼓喧天,小娃娃們都穿著嶄新的衣服,拿著紙紅旗站在道路兩邊,各家的狗都牢牢拴住,嚴防出來咬人。
全縣各公社的領導都事先來到了苦水井,場地旁停著一排排腳踏車,有通訊員專門看守,要知道每個公社最多有兩輛腳踏車,這可是最寶貴的財產,而且政治成分不好的人還沒資格騎,所以誰要能騎一輛腳踏車招搖過市,都能得瑟上天。
上午八點,公社通訊員騎著腳踏車風馳電掣而來,跳下車來氣喘吁吁道:“書記,來了,來了。”
李花子手搭涼棚向遠處一看,煙塵滾滾,是省裡和地區的領導所乘坐的車隊來了,他趕緊一揮手:“奏樂。”
公社中學的鼓號隊開始演奏,各鄉的嗩吶隊也開始吹奏,洋鼓洋號的進行曲和嗩吶的百鳥朝鳳混雜在一起,要多熱鬧有多熱鬧。
車隊越來越近,打頭的是縣公安局的三輪摩托,後面是縣委的嘎斯吉普車,再往後才是鄉下人很少見到的進口大轎車,而且不是解放前遺留下的,而是新進口的蘇聯貨,車頭上一個騰飛的金鹿標誌,不懂的人說這叫金鹿牌轎車,懂行的知道這是蘇聯伏爾加轎車,整個江北地區才兩輛而已。
李花子心潮起伏,疾步上前,直奔那輛伏爾加轎車,他想幫領導開車門,哪知道撲到跟前,卻不會開這種高階車的門,隨行警衛從副駕駛位子上下來,禮貌的將李花子撥到一邊,拉開車門,省委第一書記鄭澤如笑容滿面的下了車。
鄭澤如穿著白色的短袖衫,西褲筆挺,皮涼鞋鋥亮,平易近人的笑著,主動向李花子伸出手:“你就是種糧狀元李花子同志吧。”
李花子受寵若驚,雙手緊緊握住鄭書記的手,但不敢握的太久,鄭書記倒不在乎,和他足足握了半分鐘,省裡的記者們紛紛拍照,還有個攝影師扛著笨重的電影攝像機在不遠處錄影哩。
“我這手起碼半年不能洗了,和省委書記握過哩。”李花子暗想。
地區領導和縣裡的領導都下了車,一行人先登上觀景臺休息片刻,鄭澤如說:“小楊,你介紹一下情況吧。”
楊樹根早就打好了腹稿,乾咳一聲道:“我縣苦水井公社糧食大豐收,破了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