驍騎校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十四章 大豐收,國士無雙,驍騎校,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幾家歡樂幾家愁,晨光廠底子厚人才多,自然力爭上游,可是一些集體單位就沒這麼幸運了,拆了古塔建土高爐的西郊麵粉廠就出了事故。
一箇中年工人三天三夜沒睡覺,恍惚中用帶水的鋼釺搗入火紅的爐膛引起爆炸,人被當場炸死,周圍工友輕傷重傷十餘人,房子也塌了一座,還引起火災燒了好幾間屋。
傳言四起,說是拆古塔的報應,菩薩降罪什麼的,一時間人心惶惶。
組織迅速出面,撫卹死者家屬,慰問傷員,麵粉廠黨委給死者定了個因工死亡,又特招死者老婆到廠食堂上班,十六歲的兒子進廠接班當工人吃大集體飯,好歹壓住了事情。
但鍊鋼煉死了人,紙裡包不住火,江北日報來記者採訪,問了一些事故經過,年輕的記者回去寫新聞稿,忙乎半天終於寫出來,標題是“鍊鐵豈能不顧安全,我市西郊麵粉廠發生一起嚴重事故。”
正準備到總編室交稿,忽然背後傳來聲音:“這樣寫可不行。”
小記者回頭一看,是省城下放的右派分子阮銘川,這人以前在省報當總編、社長,可是個厲害角色,於是他很謙虛的問道:“前輩,依你看應該怎麼寫。”
阮銘川忍不住技癢,從兜裡拿出派克鋼筆,劃掉稿紙上的原標題,重新寫下一段話:鍊鐵豈能怕犧牲,我市西郊麵粉廠湧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鋼鐵英雄。
記者目瞪口呆:“還能這樣寫。”
阮銘川道:“聽我的沒錯。”
小記者半信半疑,按照老前輩的指點重新寫了稿子,送到總編那裡,總編看後當即簽發,拍著小夥子的肩膀笑眯眯道:“年輕人成長的很快嘛。”
見報之後,地委宣傳部介入,這場面可就大了,各路記者紛紛前往西郊麵粉廠採訪廠領導和死者家屬,地委領導親**問,授予死者鍊鋼烈士的榮譽稱號。
麵粉廠因禍得福,得到了鋼鐵廠的技術支援和特供焦炭,又風風火火的煉起鐵來。
阮銘川是自願下放到北泰報社來發揮餘熱的,他略微施展功力就製造了一出可歌可泣的宣傳大戲,豈能不引起宣傳部門的注意,但地委宣傳部的領導卻不喜歡阮銘川這個人,說這個人被打成右派還不甘寂寞,上竄下跳,一紙批示又將他發配到南泰縣報社去了。
下鄉那天,秋高氣爽,萬里無雲,阮銘川本來心情有些鬱悶,坐在騾車上看到道路兩旁金色的莊稼,頓時豁然開朗,忍不住讚道:“金秋十月,豐收的季節啊。”
與此同時,南泰縣委書記也發出了同樣的感慨,南泰縣以農業為主,他的精力主要還是放在抓農業促生產上,大鍊鋼鐵只是順帶著客串一下而已,意思到了就行。
今年是個豐收年,這全靠人民公社化,老百姓幹活更起勁了,不豐收才怪,楊書記站在一個小山包上,披著中山裝,叉腰站著,兩個幹部手拿地圖在他面前展開,供縣委書記指點江山之用。
“咱們公社工業上放了衛星,農業上也要放衛星才行啊。”楊樹根對苦水井公社書記李花子說。
李花子拿著小本子裝模作樣的記錄著,實際上他斗大的字不識一籮筐,只是裝個樣子而已。
“是,楊書記,我估摸著今年的畝產要比往年多一倍。”李花子道。
“才一倍。”楊樹根搖頭,“我看不止,群眾幹勁這麼足,大食堂吃著,還不力爭上游,翻他個幾倍。”
“對對對,我保守了,起碼八倍到十倍之間,畝產四千,哦不,五千斤。”李花子唾沫星子橫飛道。
楊樹根皺皺眉,道:“據我瞭解,咱們公社實行深翻土地,高密種植,採取優良稻種,社員精耕細作,畝產五千斤可真不值得誇耀啊。”
李花子傻眼了,楊書記這是鬧哪樣啊,按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