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二十一章 農為國本,揚鋒漢起,宇十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弱,看上去無精打采。官府分配的棉田會有農業司的農師上門指點,自傢俬種的官府可就不管了。

那些人這下子慌了神,紛紛找尋懂行的人幫忙。吳陳氏家的門檻都要被踏破了,家中擠滿了提著禮物請她前去看看棉田的鄉人。

吳陳氏卻不過情面,到那些人的棉田看了看,指點了不得法的地方,她發現很多田地不臨水,到時候靠人力擔水可比種糧要辛苦許多。

看過那些棉田後,吳陳氏感覺這些棉田能有去年一半的產量就不錯了,加上種得面積廣,恐怕到時候收棉都是個難事,對於今年的棉事吳陳氏並不看好。

…………

正月十六日,劉裕回了京口練兵,朝政託付給尚書左僕射劉穆之。

劉穆之每天辰初出現在宮城東南的尚書省辦差,說起來尚書省還有錄尚書事(劉裕)、尚書令(劉柳)和尚書右僕射袁湛(兼侍中),真正理事的還是劉穆之一人。

從卯時開始,劉穆之官廨前便擠滿了前來稟事的人,官廨內的幾張案几上堆滿了公文、奏報,等待他的批覆。

辰初,見到劉穆之從牛車下來,四周的人亂糟糟地上前施禮,劉穆之一邊笑著點頭一邊往官廨走。

在席上坐定,劉穆之開始了他的一心多用辦公模式,眼中看著公文、手中回覆奏報、耳中聽著屬僚的彙報,口中應答自如,同時處理多事,稱得上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關鍵是這些事務處理得穩妥快捷,絲毫不亂。

這麼忙,劉穆之還能抽出時間與親朋好友暢遊飲宴,談玄論經,著實令人驚歎。

巳正剛過,數十人見過,堆成山的公文處置完畢,劉穆之起身活動了活動,步出官廨朝東側右僕射官廨行去。

尚書右僕射袁湛正與左民尚書趙倫之商量春耕農事,得知劉穆之前來,袁湛和趙恢之迎出堂外。

袁湛看著劉穆之一副風輕雲淡的樣子,苦笑道:“道和兄,愚真羨慕你的本事,若有你一半才具,愚也不至於忙得焦頭爛額。”

劉穆之笑道:“士深兄過獎了,正好趙兄也在,愚過來問一問倉中儲糧情況。”

袁湛兩人知道劉穆之前來商議出征糧餉之事,揮退侍從後,趙倫之道:“春耕在即,存糧要發放一批做糧種,所剩糧粟僅有百萬石出頭。”

劉裕計劃出動十六萬以上大軍北伐,百石糧食不夠支撐半個月,劉穆之道:“愚此來是想向門閥借糧。”

京中門閥眾多,在封邑有田千頃以上的不在少數,儲糧超百萬的家族至少在十數以上,袁湛知道自家(陳郡袁家)的儲糧就近百萬石。只是善財難捨,誰肯將自己族中的積糧獻為軍糧。

趙倫之是劉裕的舅舅,徑直言道:“難,去年宋公募糧徵兵,僅得一百八十萬石。今年又要募捐,又是春耕之季,恐怕募不到多少糧食。”

劉穆之搖著羽扇道:“宋公打算在四月動兵北伐,肯定要徵召門閥子弟入伍,若是不肯從軍可以糧抵兵役,愚估計三四百石不難。”

袁湛笑道:“不錯,京中六軍兒郎多是門閥子弟,這些人從未上過沙場,若讓他們前去北伐恐怕送了性命,若能以糧抵役很多人會樂意。”

“宋公在揚州推行土斷,成效顯著,不妨趁此時再發詔令土斷,應該能收繳個三四百萬石糧食。”劉穆之從容語道。

趙倫之嘆服道:“難怪宋公說道和是他的蕭何,愚和士深發愁不知糧從何來,你輕描淡寫幾句就籌來六七百萬石糧,有了這些糧就不用擔心北伐的糧餉不足了。”

…………

平城,魏宮。

魏主拓跋嗣與群臣商議今年農耕之事,去歲風調雨順糧食豐收,總算解了魏國的無糧之患,庫中有了儲存,災民也得到了賑濟,國內逐漸安穩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