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九十八章 曙光初現,揚鋒漢起,宇十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七天後,楊安玄收到張軒送來的戰報,得知夷道城丟失,司馬楚之遇刺身死。

得知刺客名叫沐謙,楊安玄搖頭嘆息,原本歷史司馬楚之感動沐謙放棄刺殺、忠心追隨,沒想到因為自己的到來最終喪身在沐謙手中。

對於司馬楚之的死,楊安玄暗中鬆了口氣,心中竊喜。司馬氏的有用之材算是借劉裕之手清理得乾乾淨淨,將來方便他行事,而且壞名聲落不到頭上。

夷道城得而復失,雍軍在長江南岸失去根基,隨張軒逃往雞頭山中的雍軍近六千餘人,臥榻之旁當然不能容虎,沈林子命劉康祖進山清剿,結果反被張軒利用地勢小勝了幾場。

沈林子考慮山中地勢複雜,索性命劉康祖在雞頭山幾處出口立寨戍守,對著山中喊話招降雍軍。雍軍人數不少,但無軍糧補給不用多久就會不戰自潰,沈林子不想逼迫太緊,徒損兵力。

哪料張軒暗中與巴山水寨殘餘的水師聯絡上,趁夜將大部分雍軍渡過江去,與張鋒兵馬匯合,自己則帶了五百將士仍留在雞頭山中。

茫茫山林,方圓百餘里,五百人藏身其中,宋軍根本無處找尋,水師留下週翔和三十餘條小船,可以是山河間縱橫。山寨儲藏的兩萬石糧食被分散於多處,山中又有走獸野菜,夏秋兩季根本不用為食物發愁。

夷道城的大火燒了一天一夜,城中大半房屋過火,留下殘垣斷壁,萬餘百姓無家可歸。最糟糕的是雍軍設在西北角的糧倉也被大火燃著,十餘萬石粟米多數化成了黑炭。

這麼多百姓如何安置,沈林子請示劉裕之後,將城中百姓遷往江安城。背井離鄉,哭聲震天,百姓對焚燬家園的宋軍咬牙痛恨。

送走百姓後,沈林子留劉康祖率八千兵馬駐守,自己帶了剩餘的兵馬乘船迴歸江陵城。

劉裕得到沈林子送來的六罐雍軍火藥如獲至寶,派人送往建康蔡洲丹火院分析雍軍火藥的成分,改進自家的丹火。

同時,劉裕讓主持朝政的徐羨之向天下臣民收集改進技藝之法,特別提升戰艦、兵器、農耕等方面的技術,若於國有益當不悋封賞。

時近七月,夏糧開始入庫,劉裕讓徐羨之、趙倫之等人近期先籌集一百二十萬石糧食送往江陵、夏口等地,至於東莞、彭城、江陽等地的駐軍軍糧命各自自行在當地徵集。

年前還要準備好一千萬石軍糧,與雍軍的戰事不會短時間內結束,兩軍打仗,沒有軍糧可不行。

建康城,尚書右僕射袁湛於五月病逝,宋公劉裕舉薦吏部尚書、丹陽尹徐羨之接任了尚書右僕射之職,與尚書令孔靖,尚書左僕射王弘三人一同輔政。

接到劉裕的命令後,孔靖、徐羨之等人在尚書檯商議,改進火藥刻不容緩,已經命人送至蔡洲丹火院。重奪夷道城,長江水路暢通,硝石運送會更為快捷。

懸賞改進軍械工藝之事,眾人議定以朝廷詔書名義頒發天下,能獻良方者賞錢十萬、酌情授官,若能顯著提升戰力,可授侯爵之賞。

王弘感嘆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三吳之地造船場眾多,相信不用多久便有改進戰艦的良方獻來。”

自張裕在海上大敗,建康官員皆感不安,江南水路縱橫,雍軍完全可能從海上直入長江攻打建康。

劉裕命人入江口、京口至建康段的沙洲上立水寨,寨中備沉江鐵錐,又於京口、廣陵、石頭城等要塞江峽處設鐵索;命玄武湖、刊溝、會稽以及三吳造船場加快造船速度,爭取在年底前新增三百艘戰艦。

為防雍船在長江沿岸登陸,劉裕命劉道憐徵役在兩岸沿線築起堤防,既防水災又可阻擋船艦登岸;築起烽火臺傳遞資訊,時刻戒備。

接著眾人商議軍糧之事,徐羨之神情稍輕,道:“趙兄,今年風調雨順,夏糧豐收,籌措軍糧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