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百八十七章 以食為天,揚鋒漢起,宇十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種田人,至少能增加三成收成,天下人皆成豐衣足食了。將來後世人提及,當念諸公之恩,愚替天下百姓謝過諸公。”

說著楊安玄站起身,衝著左右而坐的農師深揖一禮。那些農師紛紛起身回禮,七口八舌地回應,眾人嘴雜,也聽不清在說些什麼。

等眾人重新坐好,楊安玄高聲道:“愚知民間有句俗話‘教會徒弟、餓死師傅’,此等良法有的是你們自己辛苦摸索所得,有的是傳自先人、學自鄰人,不願輕授於人。”

在座的農師有不少暗中點頭,雖然眼饞顏石等人升官受賞,有人還是不願把自家珍藏的技法獻出。

“聽李司使說,前些日他領諸公到襄陽學宮瀏覽”,楊安玄侃侃語道:“學宮中有大儒教授弟子,就學的弟子超過千人。愚在州郡廣建學庠,請老師教授孩童讀書識字。”

顏石坐在靠近楊安玄的左側,高聲道:“雍公說得不錯,僕的兩個孫兒都在學庠中識字,若無雍公,他們哪有機會識字。學宮的郭師說農人‘以田為紙、以犁為筆,以莊稼書文於地’讓僕深有感觸,讀書人將知識教授於人,僕等農人又有何值得自珍。”

楊安玄讚許地笑道:“顏翁此話深得我心,技法只會不斷地推陳出新,故步自封的技藝終會被淘汰。比如說諸公所用的犁,最早是刀耕火種,然後才有了直轅犁,再有楊家犁,相信以後還會有更好的犁出現;最早用人力,現在用畜力,誰能預料將來用什麼來耕田。”

席間眾農師交頭接耳地議論開來,對楊安玄的話深以為然,不少人心有所動。

等眾人議論了一會,楊安玄提高聲音道:“諸公,此次愚請你們來,一是集思廣議收集種田良法,二是想以你們為師,把種田良法推於天下。諸公看到學子們對老師的尊敬,將來天下種田人都會視你們為師,像學子見到老師一樣,史書也會把你們的名字記下,與那些大儒同列,被後世景仰,受萬代香火。”

這張大餅畫出,眾農師無不振奮,但連朱琨、李楚等人也心潮澎湃,難以自抑。正如主公所說,若能將種田良法推行天下,利在當下、功在千秋。

「注(1):魏晉南北朝以後,我國北方基本上沿用耕、耙、耱耕作技術體系進行精耕細作,算算時間差不多比書中所述晚三五十年,應該民間已經有人在採用這種方式勞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好男兒留什麼辮馬仲英

三頭蛇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