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三十八章 攻守易勢,揚鋒漢起,宇十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魏都平城,賀朗在任城公嵇拔的引領下上朝覲魏天子拓跋嗣,遞交國書。
雍軍大舉進攻秦國,佔領秦都枹罕的訊息已經傳到平城,魏國君臣皆認為雍軍掃平西北只是時間問題。
雍軍平定西北後實力再增,如何對待雍軍分為兩派。
一派認為雍軍勢大暫不可為敵,不如趁晉帝司馬德文還都洛陽,派使者前去朝賀,與雍軍達成互不侵犯的和約,加大貿易往來,等平定燕國和柔然後再全力南下。
一派則認為魏國與雍多次交戰,仇怨已深,即便締結盟約恐怕等雍軍平定西北後也會對魏發動攻勢,不如與宋國南北夾擊,先行扼制強雍。
主和派以白馬公崔浩、任城公嵇拔、散騎常侍丘堆為首,主戰派是山陽公奚斤、北新公安同以及南平公長孫嵩和壽光侯叔孫建等人。朝堂之上武將多主戰,文臣則多主和,拓跋嗣一時難決。
數日之前,身在安邑城的南平公長孫嵩發來奏疏,稱三月中旬涑水剛剛化冰,雍軍水師於夜間突襲聞喜城。聞喜城被奪,安邑城三面被圍。
安邑大軍的糧草需從野王城(今河南沁陽)經東垣(河北石家莊市東古城村)運來。野王城至東垣有二百餘里,東垣到野王又近二百里,路途遙遠,雍軍派出輕騎襲擾糧道,糧草經常被焚。
安邑城有魏軍近三萬,儲存的糧食僅夠半月所需,糧草一旦供給不上大軍必亂,長孫嵩向拓跋嗣告急,請求增派兵馬護運糧草。
拓跋嗣收到諜報,晉雍公楊安玄借司馬德文還都洛陽之機,將雍州襄陽兵馬北調,洛陽城中精兵增至一萬六千餘人。
成皋關中有兵馬五千,滎陽有兵馬一萬二千,兗州境內濮陽一帶有兵馬近兩萬,加上偃師、陽武、燕縣、長垣等城中的兵馬也有六七千人,雍軍在黃河南岸的司兗之地駐有六萬兵馬。
汲郡叔孫建、於慄磾的兵萬在三萬人,只有雍軍的一半,從孟津口到黎陽津有多次渡口,魏軍難以全面佈防。
雍軍水師在孟津口、黎陽津一帶遊弋,隨時可能登岸發動攻擊。有過黎陽津慘敗的教訓,叔孫建、於慄磾在北岸密佈戍堡、箭樓,防禦雍軍突襲。
拓跋嗣緊急從常山、中山等地徵調兩萬兵馬前往汲郡,又命長孫嵩棄守安邑退守野王城,這樣河內郡、汲郡便有九萬兵馬,反過來可以威脅黃河南岸的司州和兗州。
開啟宋國國書,劉裕在國書中以布帛六萬匹、棉衣四萬套的代價邀請魏軍南下攻打司州和兗州。
拓跋嗣眉頭輕皺,雍軍在黃河司兗之地駐有六萬兵馬,楊安遠得河東之地後,率三萬多雍軍進駐東垣城,逼近河內郡軹關。
一旦魏軍南下,楊安遠必然從西發動攻擊,加上河上雍軍水師可以隨時支援,截斷己軍河上通道,若沒有水師參戰,倉促南攻實為不智。
設在潮白河的船塘正在以夜繼日地趕工,已經造出數十丈長的大艦近百艘,只是魏軍不習船戰,還要多加操練,才能發揮出戰力。
想到這裡,拓跋嗣將宋國國書放在桌上,道:“賀卿,朕已命人加緊趕製船艦,爭取早日南下參戰。可是北馬南船,我軍不習水戰,請賀卿向宋皇致意,朕不要布帛棉衣,請他派出熟悉水戰的將士幫我國訓練水師。”
這幾年賀朗往來平城和建康之間,經他之手向魏國送去糧食、交換火藥之秘、輸送船工為魏國營建船塢,如今又要派遣將士替魏國訓練水師嗎?一旦魏軍熟悉水戰,將來乘舟南下,豈不是要重演五胡亂華。
賀朗出身會稽山陰賀氏,其先祖賀齊是東吳名將;晉元帝司馬睿出鎮建業,曾祖賀循應邀為朝廷效力,死後獲贈司空,諡號“穆”;祖父賀隰做過臨安太守,其父僅為縣令,家道逐漸中落。
賀朗自幼苦讀,二十歲時被定為五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