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一十三章 檢籍生波,揚鋒漢起,宇十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太守到任後,換了一批人手,空出許多職司來,看來此次檢籍是個好機會。

楊安玄劍眉挑起,繼續道:“辛主簿講民情不安,不可不慎。趙司馬,你從郡軍中選派三百人,每縣派出二十名郡軍,護衛檢籍令史周全。”

趙田恭聲應諾。辛何卻在心中暗暗祈禱,但願那些士族能老實配合楊太守檢籍,要不然一場血雨腥風就要到來。

…………

城門處的佈告欄中貼出了官府的公告,有文吏在高聲宣講內容,半個月後,汝南百姓都知道楊太守派出檢籍令史到各縣查驗戶籍,重定田畝了。

重新落籍可授露田五十畝,桑田二十畝的條件讓不少佃戶動了心思,每丁租米七石的稅賦可謂很重,但一丁能種地五十畝,每畝收一石半,也能得七十五石,娶親則多出二十畝耕地,還有桑田。

若新政得以實施,至少能有個溫飽了,若有餘力多墾些荒地,不用交稅賦,而且可以自主買賣,這是德政。

去年楊安玄為太守,除了朝庭規定的丁男“租米七石,布二丈、絹二丈八尺、絲三兩、綿十一兩二分”再未徵收雜捐,並讓各縣公告百姓,若有人暗中攤派可以上告。

藉著賑災懲腐之威,各縣的官吏都不敢伸手,楊太守在汝南的聲譽極佳,十數萬賑災糧多半進了百姓的口中,新修的道路、水渠、橋渠讓眾人得惠。

不少地方的鄉學已經開始授課,孩童稚嫩的吟誦聲讓經過的人都面露笑容,楊太守給百姓帶來了希望。

安成縣衙外一早就排起了長隊,都是前來重新落籍的百姓,這些人中有不少是租種著周家或別計程車紳的田地,每年交給周家三成糧,按四十畝得六十石算,就要交給周家十八石糧,看上去比起官府的稅賦還重。

但種官田,除了交稅賦外還有許多的雜捐雜役,官吏欺壓良善,實際的付出遠不止那十八石糧,普通百姓不堪其重,才不得不隱籍匿在周家這樣計程車族名下。

現在楊太守主政,嚴懲貪官汙吏,汝南吏治為之一清,百姓看在眼裡,有此惠民新政,自然知道如何選擇。

縣衙大堂,陳華穿著禇色官袍,頭戴幘巾坐在正中,聽縣中戶曹祈青稟報,“……新增男丁三百四十八人,女丁四百九十人,要授露田二萬三千七百二十畝,桑田……”

成為安成縣令半年,陳華已經逐漸熟悉了政務,到任後將衙中官吏換了近半,主簿、各曹等關鍵人物都換成了自己人。

初來時縣丞範清暗中掣肘,被他借收稅之事當面斥責了幾次,範清明面上再不敢與他作對。

捋著鬍鬚安坐,陳華腦中想著前幾日楊太守給他的密信。

陳華不識字,卻深知要做好縣令不識字可不行,專門請了個文吏教他識字寫字,每日晚間習練半個時辰。

幾個月過去,陳華已能初讀公文,提筆也能寫,範清別想再暗動手腳了。

楊安玄在密信中告訴他,此次檢籍要針對周家,陳華知道當初楊太守到周家籌糧遭了冷遇,周家在汝南的好日子算是到頭了。

官府檢籍的訊息全郡皆知,百姓歡喜士紳皺眉,陽安白家、吳房徐家、宜春鮑家更是憂心如焚,他們得罪楊太守,楊太守事後並未追究,但這次檢籍會不會趁機刁難呢?

二月,府衙派出的檢籍令史陸續前往各縣,一場變革席捲著汝南大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