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七十七章 下車伊始,揚鋒漢起,宇十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免除江績南陽相之職以及讓楊廣取代殷顗成為南蠻校尉等諸多官場變動,僅事後向朝庭奏報便是。
朝庭雖然大為不滿,也只得認下,將江績調往京中任御史中丞而已。
至於王恭等開府的刺史,可以直接任命劉牢之為北府軍司馬,事後向朝庭報知即可。
第二類是掾史,郡府的掾官有主記室、門下賊曹、議生、門下史、記室史、錄事史、書佐、循行、幹、小史、五官掾、諸曹史、諸曹書佐、循行小史等等近百人。
這些人是八九品的低階官員,是由太守徵辟,多為社會聲望高、才能卓著的名士,也有世家子弟,是否徵辟的權力掌握在太守手中。
掾屬多是主官的親信。一朝天子一朝臣,新刺史、太守上任就意味著老的掾官要讓位於新人。
辛何原本以為周太守還能支撐一兩年,屆時自己與楊主簿處熟了,順理成章地便能繼續留任了。
別看主記室在一眾掾屬中數一數二,但他的留任與否全憑主官的一句話,辛何思忖著在周太守離任之前儘快熟悉楊主簿的脾性,爭取繼續留任。
至於第三種是胥吏,是跑腿辦差之人,這些人地位低下,卻是官府運轉的主力軍,多由是當地人把持,甚至兄終弟及、子承父業。
從周太守的宅中出來,眾人簇擁著楊安玄前往豐樓。
慶豐樓就在府衙數十丈遠,眾人安步當車,熟門熟路地朝酒樓行去。酒樓的東家姓周,太守之侄也。
事先得了通知,周掌櫃早早地站在門前迎客。今夜整體酒樓不接外客,專侯新任的楊司馬、楊主簿。
樓高三層,頂層風光尤佳,樓內生著炭火,溫暖如春。酒菜流水般地送上,一隊舞女盈盈來到,行禮後開唱《梁祝》曲,演得是十里相送。
說起來《梁祝》在京中盛行,楊安玄自己倒沒有完整地聽過一遍,聽歌女聲音婉轉,一時入了神。
其他人見楊安玄認真聽曲,紛紛停杯不語,不少人口中張合,無聲跟唱,顯然早已熟知於心。
一曲唱罷,楊安玄醒過神來,笑道:“愚一時忘情,諸君莫怪,請滿飲此杯。”
眾人飲罷,文學掾鄧遠放下酒杯笑道:“楊主簿,這《梁祝》曲可是汝南才子袁濤所寫,太皇太后都十分喜歡,還專門讓先帝在汝陽馬莊鄉修繕了梁祝廟,從袁家選用了一名祠官。愚聽說袁主事得了神人相助,才寫出此等傳唱天下的好戲,成就新曲大師,開一代先河。佩服啊佩服。”
看著鄧遠搖頭晃腦,辛阿心中鄙夷,這老小子最善逢迎,誰不知袁濤寫《梁祝》是得了楊安玄提點,鄧遠有意提神人相助是在拐彎諂媚楊安玄。
書佐陳定捧場笑道:“鄧公可是露怯了,那神人可是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鄧遠拈鬚故做驚詫地問道:“陳書佐何出此言?”
眾官吏微笑地看著陳定與鄧遠一唱一和。
陳定朝楊安玄拱拱手,道:“鄧公,你有所不知。數年前楊將軍隨母前往汝陽歸寧,與表兄袁濤相見,兩人一見如故。楊將軍跟袁主事到馬莊鄉梁祝廟拜祭,將其在洛陽時聽野道士講起的梁祝故事講給袁主事聽,方有現在的《梁祝》曲。聽離袁主事在編寫《梁祝》之時,楊將安還沒少提點。”
“不錯。”辛何插口道:“袁主事根據楊將軍所說寫出《梁祝》新曲,原本僅在汝南一帶傳播,愚當時便拜讀過,真是絕妙之筆。”
陳定笑道:“後來有商賈將此書帶到京城,被襄城趙太守得知,召袁主事前去改編成曲,這才被太皇太后得知,有了後來之事。鄧公所說的神人,當然是楊將軍了。”
“唉呀,失敬失敬!”鄧遠舉起杯道:“楊將軍,僕有眼不識泰山,胡言亂語,這杯酒敬將軍。”
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