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章 洛陽風雨,揚鋒漢起,宇十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一章洛陽風雨
東晉太元十八年(公元393年),洛陽。
宣陽門,洛陽城正南門,高大巍峨。
城門上遍佈著箭痕,訴說著戰火往事,箭樓高聳,俯視前方,飛簷劃破長空,有如蒼鷹展翅。幾叢野草在牆體的坑窪處堅強地生長,迎著陽光。
銅駝大街連線著宣陽門和皇宮閶闔門,將洛陽城從中分開,因魏明帝時將一對銅駝置於宮城閶闔門外而得名。
街寬十三丈,一主兩輔三道,可並行二十輛馬車,街道兩側曾遍佈衙署和寺廟,店鋪鱗次櫛比,商賈雲集,是洛陽最繁華的大道,繁庶異常。
往日繁華早化為煙雲,皇宮成了斷壁殘垣,閶闔門外的銅駝不知去向,城中建築也多殘破不堪,只有高高的永寧寺塔屹立如故,淡然地注視著風雨變遷。
永寧寺的對面原是司徒府,太元九年(384年),荊州刺史桓石民部將高茂收復洛陽,將其改成太守府衙,眼下這座將軍府的主人是龍驤將軍、河南太守楊佺期。
楊佺期出身弘農楊氏,年輕時便在軍府任職,為人沉毅果勇,屢立戰功,太元十四年以廣威將軍、河南太守戍守洛陽,與前秦兵馬多次交戰,累戰皆捷,進號龍驤將軍。
三日前,楊佺期收到護氐校尉楊佛嵩率三千戶北上投奔後秦的戰報,當即統兵五千前往追擊,由其大哥楊廣坐鎮洛陽,排程軍需。
前方打仗,後方錢糧,衙署內一片繁忙。前衙後宅,後宅之中亦不平靜。
後宅東北角有處不大的小院,正屋三間,東廂有四間側房。
階前簷下站著一群使女,垂首屏氣斂聲,屋內時而傳出抽泣之聲。
屋中間一張矮榻,榻上躺著個少年,身上蓋著青衾,面色發赤,時不時地抽搐幾下,口中含糊不清地嘟囔著什麼。
一名身著霞色襦裙的婦人站在榻前,以袖拭淚,盤髻上的步搖晃動。
榻前矮墩上坐著個灰袍老者,微閉雙目,一手捻鬚,一手切在少年郎的寸口脈上,靜心診脈。
看到老者的手從少年腕上挪開,婦人便急聲問道:“陶大夫,玄兒怎麼樣了”
老者伸手捊須,斟酌著開口道:“三公子脈像沉伏不出,體熱剛痙,應該是掉入山澗受了驚嚇,又感溼冷之氣,邪風入體,此為驚厥之症。”
“陶大夫一定要救救我的玄兒。”婦人淚落如珠,哽聲道。
陶勝站起身,擰眉思索片刻,道:“夫人莫急。老夫開個安神清熱的方子,一日三次煎服,只要高熱能退,便無妨了。”
…………
苦澀的藥汁順喉而下,感覺翻騰的腦海平靜了些,耳邊傳來低低的哭泣聲,楊安玄勉力睜開眼。
淡青色紗帳,眼珠轉動,見一名婦人坐在旁邊低頭抹淚,面容憔悴,好像很熟悉。另一側傳來驚呼聲:“娘,哥睜開眼了。”
是湫兒,腦中跳出個念頭,無數紛雜的記憶再次翻騰而出,楊安玄翻了翻白眼,又暈了過去。
時暈時醒,有如身處噩夢,苦藥總算起了效果,高熱逐漸褪去,楊安玄慢慢清醒了過來。
絲巾輕輕地拭去楊安玄嘴角的藥漬,袁氏將藥碗遞給身旁的侍女。
楊湫趴在榻邊,揚起頭對著斜倚在靠枕上楊安玄道:“三哥,你總算醒了,你要是再不好,娘就要哭死了。”
“湫兒,不要亂說。”袁氏輕輕替他掖好青衾,柔聲道:“玄兒,你好生歇息,娘過一會再來看你。”
楊安玄無力地閉上眼,聽著細碎的腳步聲逐漸遠去,屋內安靜了下來。
躺在榻上,楊安玄嘴角露出一絲苦笑,這些天他用斷續清醒時間拼湊出事情原委,自己穿越了。
前世是個考古學家,因常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