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章 下里巴人,揚鋒漢起,宇十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元十年二月,天子司馬曜重立國子學,詔令“選公卿二千石子弟為生”,與太學並立。
國子學選址(1)在太廟之南,御道東面。佔地半頃,四周環以高牆,牆外植槐柳,牆內露出參天古樹,綠蔭濃郁,可謂鬧中取靜。
大門面東而設,九級石階上高大的門樓,朱漆大門,鑲著金色門釘。
簷下懸著金絲楠木匾額,司馬曜御筆親書“國子學”三字。
門內一條筆直的青磚甬道直通歇山式大殿-崇文殿,殿內正中懸孔夫子及諸賢畫像。
左側為講堂,長十丈,寬三丈,足可容納四五百人聽講。除正堂外還有率性、誠心、廣業等小講堂。
右側是國子祭酒、博士及助教們的官廨、藏書樓、懲戒廳,鐘鼓房等。
有過廊通往殿後,後院有二百多所房屋,除了國子生的住所,還有齋堂、湢(浴舍)、庖(廚房)、溷(廁所)等建築。
後院樹林眾多,遍佈亭臺樓閣,環境幽雅安靜,可供國子生清談、雅聚、苦讀。
國子學滿額招生員一百二十人,每人一舍仍有富餘。不過這些貴胄之子少有住在國子學內,整個國子學安靜異常,鳥鳴清脆。
西面有片桃林,地勢開闊,林中涼亭,兩人在其中竊竊私語。
陽光透過枝葉斜照入亭,將陰影斑駁地落在兩人身上、臉上。
陳志從懷中取出一錠金子,遞給國子助教何秀,道:“何助教,只要不把怡秋樓作為魁首即可。”
何秀灑然笑道:“此易事爾。”長袖一垂,金光隱沒。
…………
會稽王府,大殿內輕歌曼舞,絲竹聲聲,吹奏的正是《送別》曲。
歌妓在眾舞女的伴舞下,裙裾飄動,柔聲歌道:“青山橫北郭……”
一曲舞罷,會稽王司馬道子對著側席的漢子笑道:“子厚(趙牙字),你操練出來的歌舞要勝過本王府中的歌妓了。”
趙牙正值壯年,五官端正,眉目清秀,只是滿面的諛笑破壞了形象。
“王爺謬讚了,等盛花居鬥曲後,這些歌女便送給王爺,供王爺閒暇賞玩。”
“哦,盛花居鬥曲子厚也想參加嗎準備了什麼新詩,讓本王先睹為快。”盛花居鬥曲之事在京中傳得沸沸揚揚,司馬道子自然知曉。
趙牙嘻笑道:“僕以為,這首《送友陰敦赴建康》極佳,便是再寫新詩也恐難及,索性就用這首吧,總不能怡秋樓用了就不準別人用吧。”
司馬道子點點頭,道:“這幾日各妓樓的新詩本王看過一些,‘浪白風初起’、‘萬里一孤舟’都是難得的佳作,不過比起‘落日故人情’還是遜了一分。子厚用這首詩作為曲詞,眼光不錯。”
“這次鬥曲因楊安玄與人賭鬥而起,他應該會有新作。”司馬道子滿懷期待地道。
搖動麈尾,司馬道子又輕嘆道:“說起來《小窗幽句》久不更新矣。”
趙牙笑吟吟地端起杯道:“王爺,僕新近得了一部好書,是汝陽人袁濤所寫的《梁祝》,甚為感人。僕正準備將書中情節改成歌舞,屆時請王爺欣賞。”
“梁祝,莫不是謝太尉所奏的義婦祝英臺之事”司馬道子興趣盎然地問道。
“王爺博聞強識,說得一點不錯。”趙牙兩眼放光,手舞足蹈地比劃道:“這本《梁祝》比起傳言故事尤勝一籌……”
大殿內聊得熱火朝天,侍者進來通稟道:“王爺,杜尚書遣外兵侍郎(1)董懷求見。”
趙牙正說至興起,怏怏地道:“董懷這廝,真不會挑時候,僕才講到一半,後面更為精彩。”
正講到十八相送,梁山泊不識祝英臺是女子,司馬道子聽得津津有味,吩咐侍者道:“你就說本王正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