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十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五十六章 授人以漁,揚鋒漢起,宇十六,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得空閒。安玄還算勤勉好學,在郡中薄有聲名,今年定品被中正評為上中品。”

袁竹瞪大了眼睛,驚聲道:“上中品唉呀,這可真了不起,楊家重振門庭有望了。”

說話間,又有族人陸續到來,袁氏掛念的袁瑞衣衫破舊,滿面塵土;袁濤身著敝袍,言語拘謹……

歇息了一夜,袁氏帶著楊安玄和湫兒走廊過戶,找尋著她曾經的記憶。

記憶中那些房屋有不少年久失修,甚至坍塌;臨街的鋪面盤出不少,宅院賣與他人。

兒時的舊識或諂媚或冷淡,或熱情或拘謹,人生百態,世事蒼桑。

楊湫很快跟袁家的小孩玩在一起,從嘴中偶爾蹦出幾個汝陽鄉音來,讓袁氏很欣喜,時不時地教湫兒說上兩句。

袁濤陪著姑母走宅跨院,逐漸地放開拘謹,和表弟楊安玄有說有笑起來。人靠衣裝,換上袁氏送的錦袍,袁濤變得風儀極佳。

楊安玄發現放開拘謹後的袁濤談吐風趣,見識不凡,並非死讀詩書的腐儒。言語中透著自強自信,有傲骨沒傲氣,真心不錯。

接連兩天的走親訪友讓楊湫有些不耐,對著袁氏撒嬌道:“娘,這裡有沒有什麼好玩的地方,每天呆在院裡我都快長黴了。”

袁濤笑道:“表妹,汝陽是酒祖之鄉,魏太祖說的‘何以解憂,唯以杜康’就出自這裡。”

楊湫皺皺鼻頭,道:“酒難聞死了,我才不喜歡呢。”

袁氏想起一事,笑道:“馬莊鄉的節婦冢(1)可還在”

袁濤應道:“還在。十二年前有人立廟於冢前,香火頗旺。”

袁氏笑道:“當年謝太尉聽聞梁祝故事,上上奏朝庭,封祝英臺墓為‘義婦冢’。明日前去祭拜一番。”

祝英臺,梁祝,楊安玄被點醒,後世為了梁祝故里沒少爭論,自己得空一定要註明此事,若能傳於後世,省得爭論不休。

袁氏興致勃勃把梁祝兩人的故事講給兒女聽,大體上和後世聽到的悽美故事相同:祝英臺女扮男裝到紅羅山書院讀書,遇到梁山伯,兩人志趣相投結為兄弟,朝夕相處感情日深。三年後祝英臺返家,梁山伯得師母指點,帶著祝英臺留下的蝴蝶玉扇墜到祝家求親遭拒,悲憤而死。祝家逼悲痛欲絕的祝英臺嫁與馬家,花轎行至梁山伯墓,祝英臺下轎哭拜亡靈,悲痛而死,葬於梁山伯墓東側。

湫兒聽得珠淚漣漣,泣聲道:“祝英臺好可憐啊,她爹爹為什麼不把她許配給那個梁山伯。”

袁氏摟著女兒無語,這世間女子婚嫁幾人能遂心願,但願湫兒將來能嫁與有情郎。

…………

汝南城東十里,馬莊鄉。

牛車從義婦冢的牌坊下經過,沿著山道上坡,不遠便是梁祝廟。

袁氏帶著湫兒下車入廟燒香,然後到後面的梁祝墳前憑弔,楊安玄和袁濤燒完香後在廟前閒談。

這幾日楊安玄目睹袁家之窘狀,有心相幫,只是授人以魚些許錢財只能救急,唯有資助族中像袁宏、袁濤這樣的年輕入品子弟迅速崛起,成名為官,才能改變袁家衰敗面貌。

梁祝故事家喻戶曉,流傳深遠,可謂千古絕唱,但完整的故事成於唐,傳唱表演更在宋代了。

楊安玄看著袁濤,思忖著若是表兄能將梁祝故事編寫成志怪小說,必然成為一代大家。

現在流傳的梁祝故事雖然感人,還是少了些藝術加工,特別是最能打動人的化蝶沒有衍生出來。

楊安玄略思片刻,道:“梁祝故事讓人感動,表兄可有意將其編成文字流傳於世。”

袁濤有些意動,道:“若得閒暇,仆倒願一試。”

楊安玄笑道:“我在洛陽時曾聽一個野道士說起過樑祝,與時下的傳說略有不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西晉二當家

陽光老頭

大唐:李二!你傳我皇位幹什麼?

回家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