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1章 長安野望(二),篡唐,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言慶這次返回宣化,按道理說,是應該途徑欽州。
無論是從禮節,還是從各方面來看,他都應該拜訪一下羅竇。畢竟,羅竇現在是欽州的土皇帝。
在以俚人為主的欽州,羅竇這個名義上的俚王,有著巨大的話語權。
本來,李言慶即便是不登門,羅竇也大可不必理睬,甚至可以裝作全不知曉的樣子,不理不問。
然而他現在來了!
————————————羅竇換上了一身嶄新的漢裝。
博領大袖,頗為華美……只是配合著羅竇的外貌,穿上著一身行頭,不免讓人有一種沐猴而冠的感覺。
李言慶從馬車上走下來,一臉不快之色。
“俚王,何故阻攔本王車馬?”
羅竇連忙道:“小王絕非是想要阻攔王爺,只是聽聞王爺途經欽州,所以設下酒宴,迎接王爺。”
設下酒宴?
這和上次在臨江畔時的倨傲,有何等巨大的差距!
李言慶很清楚羅竇為什麼會有這種前倨後恭的行為,只是臉上卻流露出不太情願的模樣,拒絕道:“俚王,非是本王不給俚王面子,實在是公務繁忙……不如這樣,待改天我再登門拜訪?”
羅竇一聽就不願意了。
他今天拉下臉,親自前來阻攔李言慶,自然是有求於人。
李言慶給不給他面子,這不重要,重要的是哪天大的好處,莫要給了別人……“王爺,你說羅竇如何?”
李言慶一愣,點頭道:“俚王甚好。”
“想當初,王爺初至嶺南,羅竇聽聞王爺的召喚,義不容辭,與王爺攜手,奪宣化,殺寧長真……王爺乃當今名士,定然知道‘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小王是化外蠻夷,卻不知能否擔得起王爺同袍之誼?”
羅竇顯然是下了一番功夫,說起話來頭頭是道,居然還能背上一段《秦風-無衣》的篇章。
不過,李言慶可以肯定,這絕不是羅竇能說出來的話語。
欽州雖然是以俚人為主體,但實際上,漢人的數量同樣不少。特別是在開皇年間,隋煬帝平陳之戰後,隨著陳國的滅亡,許多南方士子紛紛離開家園,投奔到了嶺南,以躲避朝廷追殺。
哪怕後來寧長真臣服了隋朝,也沒有對他們如何。
甯猛力也好,寧長真也罷,從內心而言,對中原文化還是非常的仰慕。江南遺民前來,他們自然也很歡迎。只要這些人不試圖造反,寧長真甚至願意供養著他們……特別是那些才子名士,更被寧長真所看重。寧長真後出任歸寧郡(也就是欽州)郡守,為了加強與朝廷的聯絡,進一步推行欽州的漢化速度,於是將那些士子名流聘用到府中,來作為他治理地方的參謀。
欽州的發展,與寧長真推行的漢化政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寧長真戰死之後,羅竇雖說是個粗俗蠻子,卻也是見過些世面的傢伙。他很清楚,嶺南歸化是大勢所趨,非他一人可以阻撓。既然無法改變,那乾脆就推上一把……不過治理地方,他是狗屁不通。於是寧長真留下的那些幕僚,也留下來了一部分。羅竇認為,李言慶這種人喜愛名聲,一定很注重談吐。要想和他達成合作,就必須投其所好……只是財貨錢帛,羅竇可不願意付出。於是讓府中的幕僚設計了一段文雅的談吐,為此羅竇還專門花費時間,認真背誦。
李言慶心知,到這個程度就差不多了!
如若再裝下去的話,只怕會逼急了羅竇,反而得不償失。
“俚王,你在本王最困難的時候,出手相助,本王沒齒難忘……你我袍澤,勿需多慮。”
說著,他擺手道:“請俚王引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