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9章 紛紛擾擾又一年(四),篡唐,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命難保!

就在這時,從一群人簇擁著一箇中年文士,進入城內。

“阿稜,你怎麼沒有去殺敵?黑闥呢?”

“劉黑闥去找老黑他們了,如今可能已到了偃師縣衙。剛才在城樓上遇到一個傢伙,自稱他娘認識主人,還說家裡保留主人當年在偃師詠鵝時所用過的筆墨……對了,杜郎君你當時不也在場嗎?”

柳青腦袋嗡的一聲響,嚇得差點癱坐地上。

還真是怕什麼來什麼啊!剛還在想著怎麼矇混過關,這現在就出現了一個當事人。

來人正是黑石關鷹擊郎將杜如晦。聽闞稜一說,他也愣住了!詠鵝詩?那是何等久遠的事情了?十五年了!那也是李言慶初次展露才華的時候,雖則相隔十五年,可當時的一幕幕景象,仍歷歷在目。

當時有幾個人在場來著?

徐蓋徐世績父子,杜如晦孫思邈,還有鄭世安祖孫……

除此之外,好像就剩下一群歌舞的女伎和婢女。杜如晦著實不記得,言慶當時和那個婢女有過交談。

“你娘是……”

杜如晦盯著柳青看了半晌,話問了一半,突然擺手道:“算了算了,阿稜你先讓人看著他,莫要為難這孩子。主公如今已過了首陽山,想必天亮之前,就會抵達偃師。我們務必要在天亮前,解決戰事,令主公平安進城。阿稜,安排好了這孩子以後,你隨我一同去府衙。”

鵝公子要過來了?

柳青這時候,似乎冷靜了一些。

他突然想起來,同村的老大哥不就在縣衙守衛,而且還是個火長……

“將軍,將軍……我認識縣衙的守衛,那是我同村的老大哥,我願前方引路,為將軍效犬馬之勞。”

杜如晦和闞稜聞聽,都是一愣。

兩人旋即笑了,杜如晦點點頭,馬鞭一指柳青,“這小子挺機靈,帶他一同前往。”

柳青這心裡,登時樂開了花……

******

黎明時分,雪勢減弱。

雪花紛紛揚揚的飄落,不過風已經止息。

李言慶跨象龍,帶著鄭大彪和祖壽兩人,抵達偃師城外。

城中戰事已經停息,杜如晦率雄闊海劉黑闥,闞稜柳亨四人出城迎候。遠遠見言慶兵馬出現,杜如晦忙上前幾步,拱手與李言慶請安。

“主公,偃師戰事已經平息,共俘虜王世充所部六千人,斬首一千,餘者皆潰敗而逃。偃師縣令,遊擊將軍丘懷義被生擒活捉,等候主公發落……縣衙內已備好了酒水,請主公歇息!”

“我等,恭迎主公!”

城頭上,城門內外的軍士,同時呼喊,聲音響徹寰宇。

李無敵來了!

在一剎那間,整個偃師縣的百姓,都知道了這一訊息。其實,偃師人對李言慶的感情,也不淺。

當年言慶就是在偃師成名,並留下詠鵝樓,成為偃師一景。

若非後來鄭世安落戶鞏縣的話,偃師人很樂意承認,李言慶是他們偃師的子弟。不過,對於李言慶的偷襲,他們還是持有樂觀的態度。偃師人也願意相信,李無敵會記得當年那一段情意。

以至於當李言慶入城之後,偃師百姓極為熱情的走出房舍,列道兩旁,歡呼不止。

把個言慶弄的卻有點懵了!

好在他也算是經驗豐富,面對這樣的情況,他騎在馬上,面帶微笑,一路與偃師百姓頷首示意。

這親和的態度,更令偃師百姓更加興奮,歡呼聲越發響亮。

好不容易才算來到府衙門口。

李言慶見偃師百姓不願散去,於是下馬走上臺階。

“十五年,小子初臨寶地,借偃師靈氣,做詠鵝詩,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漢王朝

寶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