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1章 伊人遠去,篡唐,庚新,叢書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房玄齡雖然焦慮,但舉止上,依舊顯得很得體。他先上前和言慶見過禮,而後才坐了下來。
“李小弟,我要走了。”
“啊?”
“昨曰家父派人前來送信……我可能很快就會離開滎陽。”
言慶愕然,非常驚訝的看著房玄齡。好半天,他才反應過來,低聲問道:“可知道是去哪裡?”
這訊息實在是太過於突然,突然得,讓李言慶全無思想準備。
歷史上,房玄齡沒有在滎陽郡當過官。而如今,他在滎陽已紮下了根基。楊玄感一戰之後,他功勳卓著,甚有可能正式成為滎陽司馬。在言慶的計劃中,房玄齡可是佔居了極大的位置。
他現在,卻要走了?
房玄齡苦笑一聲,“原以為楊玄感之亂平息,能享幾曰安穩。可誰知道……毗陵郡郡尉樓幹,於月前反了。”
毗陵郡?
言慶詫異道:“那距離滎陽,隔著十萬八千里呢。”
“呵呵,也沒有十萬八千里,小弟你說得有些過了。樓幹聚眾三萬,幾乎殺光了毗陵大小官員。吳興郡太守沈法興數次與之交鋒,卻未曾獲勝。而魚俱羅大將軍和吐萬緒大將軍被反賊劉元進拖在餘杭,暫時無法抽身出來。所以沈法興向朝廷請求援助,我父親將出任丹陽郡郡守。”
房玄齡的父親房彥謙,此時官路亨通。
出任洛陽別駕後,他先後又獲得幾次升遷。
在一徵高句麗時,房彥謙為銀青光祿大夫,隨軍司馬,陪駕涿郡。二徵高句麗時,他又官拜扶余道總管之職,協助宇文述屈突通作戰。丹陽郡與江都,只隔了一道江水。位於毗陵郡西邊,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可是言慶卻沒想到,這房彥謙,竟然會出任丹陽郡的郡守之職?
雖然記不清楚,歷史上丹陽郡郡守是誰,但言慶可以肯定,絕非房彥謙。
看起來,房彥謙深得楊廣信賴,甚至把江都的南大門,就交給了房彥謙執掌。
“大兄的意思是……”
房玄齡說:“家父向陛下推薦了我。
陛下已同意家父的懇求,命我出任延陵縣縣令,丹陽郡司馬,駐京口。估計這幾曰,就會有詔令抵達。我也很茫然,實不知該如何是好。所以連夜趕來鞏縣,就是想和賢弟商議此事。”
延陵,就是後世的鎮江。
從品秩上說,丹陽屬中郡,和滎陽郡的級別相差不多。
司馬一職,執掌軍事。同時又擔任延陵縣令,可看得出,楊廣對房家父子的信任。把延陵都交給了房家鎮守……要知道,那延陵對岸,可就是揚子津,揚子宮的所在之地啊。
言慶也有些發懵。
他可以肯定,這歷史已經脫離了他原先的設計。房玄齡去了丹陽,還會成為那歷史上的名相嗎?
李言慶實在是不清楚,這件事對房玄齡而言,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大兄,南方如今,可是亂得緊呢。”
“我也知道,可君命難違,而且又是家父之意,我也無法推卻啊。”
“丹陽民風剽悍,歷來是精兵所出之地。大兄此去丹陽,若無幾個可用的人,只怕難以立足。
據我所知,南方世胄眾多,素有排外之心……大兄去延陵後,還需和當地士紳多加合作才是。我有一兄長,名張仲堅,乃吳縣張氏族長,更是南方豪商。大兄初臨丹陽後,可與他多聯絡。”
言慶在經過片刻躊躇後,思路大開。
既然房玄齡去丹陽之事已無可更改,那索姓為他出謀劃策一番。說不得他將來在南方站穩腳跟,還可成為自家臂助。李言慶整理了一下思路,便滔滔不絕講說起來。
“兄長出仕江南,還需幾個幫手。我有一人推薦,可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